西工大新闻网5月3日电 5月3日,陕西日报理论版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郝保权署名文章《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多次讲“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敬民、爱民之心溢于言表,给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们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本文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开了深入阐述。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对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来源:http://esb2.sxdaily.com.cn/sxrb/20180503/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