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央精神 评论解读 新闻快讯 工作简报 理论研究 先进典型
高校大思政课的廉洁文化融入
来源:党委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5日 |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重拳反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廉洁文化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清正廉洁为底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立德树人与以廉润德的统一也就成为必然。尤其是在“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构建格局中,廉洁文化的充分融入既是丰富“大”的鲜活素材、又是实现“善用”的重要手段。

廉洁文化融入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丰富生动的养料素材。大思政课之“大”对应的是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思想体系的系统构建,其中既有历史的视野又含现实的关切,既需知识的填充又有价值的指引。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成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脉相承中,贯通今古、蔚为大观,是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课构建的全方位支撑。其中,传统廉洁文化以廉洁思想、廉政制度以及器物的形式呈现,体现了先人修身齐家治国、以正为政的个人追求和社稷之念,为青年学生立道天下、慎独律己提供了指引和借鉴;淬炼于炮火与奋进中的革命文化有着红色的基因与底色,饱含着廉洁操守与坚持,不断激励青年学生树立俯身为民、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不断凸显共产党人为政以德、秉公用权的情怀和追求,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指引和价值追求。当然,对于廉洁文化丰富素材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其内在的文化逻辑、紧密对应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其能够在内容上“立”起来以体现历史的纵深感,实践中“活”起来以充分释放文化的吸引力,思想上“亮”起来以真正融入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成文化的自信、思想的自觉、行为的规范。

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需要科学设计路径。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嵌入或者叠加,需是一种理念的积极转变、教学的系统改革、资源的多方利用。首先,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管理者自然应将廉洁意识的培育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意,实现思政教育与廉洁教育的“同构”效应,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支撑。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标“三全育人”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思政课、课程思政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廉洁教育内容。比如,在《形势与政策》等与当下廉政实践强关联课程中的直接带入,在文科专业课程中的廉洁知识融入,在其它相关课程中的廉洁案例讲解融入等。最后,要秉着“大思政课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理念,协调校内校外多方资源搭建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创新方式方法,使得各种廉洁文化活动不再是限于校园一隅的自娱自乐,而是跟现实生活有广泛的连结,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正确看待国家和社会正在发生的大事,找到廉洁教育融入的切入口,给学生以更多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获得更加真切的廉洁体验。

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高校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引。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培育青年学生廉洁意识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需要学生、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高校来说,推动青年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朋辈间的廉洁主题交流既是知识的传播也是信念的传导,尤其是基于兴趣的学生廉洁社团,通过组织研讨、实践等各类特色活动易于形成主动传播廉洁、主动践行廉洁的文化和行动自觉,使得青年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旁观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从而进一步增强践行廉洁的主动意识、提升传播效力。高校是青年学生接受和传播廉洁文化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环境氛围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其廉洁环境氛围营造可大概分为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两个层面,其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学生廉洁生活、廉洁求学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廉洁标语张贴、廉洁人物展示、廉洁主题展览等;文化环境相比物质环境有更大的包容性,比如校风校训、大学精神的廉洁凝练,清朗廉明的师生人际关系等,对青年学生廉洁意识的树立有更多润物无声的效果。其中,尤其要重视高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更好担当起学生廉洁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家庭教育面对的是学生个体,能够更加便利地因材施教、因事施教,社会层面崇洁尚廉、激浊扬清的良好氛围必然能为学生廉洁意识的养成助力护航。

可以说,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将立德树人与以廉润德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廉洁意识和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分辨能力,择廉而从、拒绝贪腐,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行为约束功能;有利于不断推进廉洁校园建设,营造纯洁高尚的思想道德环境和健康积极的价值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净化功能。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副研究员;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202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J2022Y065)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815/c40531-3250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