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4月11日电(整理 田庆青)3月29日17点5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以下简称长六改),成功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六改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
图:长六改火箭点火升空新华社
长六改运载火箭作为我国第一型“混合动力”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充分结合了固体动力推力大、响应快,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的优势,首次采用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实现了我国固体捆绑等一系列技术新突破,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长六改火箭点火升空新华社
西工大为祖国航天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无论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还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西工大人从未缺席,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月31日,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在长六改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研制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感谢母校对型号队伍成员的培养与支持。
感谢信中提到,“西北工业大学何国强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勇于攻坚,为航天四院攻克分段式发动机流动不稳定仿真与试验技术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
长六改运载火箭助推器为大型分段固体火箭发动机,压强振荡是该类发动机需要解决的瓶颈技术问题之一。
西工大何国强教授团队与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该所)紧密配合,依托双方联合共建的国家级实验室,在该类发动机的预研阶段做了大量的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团队刘佩进教授、魏祥庚教授和该所研究人员联合开展了流动稳定性机理及其对压强振荡影响方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工作,为抑制压强振荡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团队李强教授、秦飞教授联合该所研究人员,共同针对分段全尺寸发动机开展了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工作,分析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流动稳定性与粒子沉积现象,为发动机设计保驾护航。
何国强教授团队长期着力于航天动力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创新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快速响应和快速解决难题的能力,在很多单位的“归零”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业内被称为“救火团队”。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团队掌握了燃烧不稳定的机理和抑制方法,为多个国家重要型号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多个发动机优化设计提供了大力支撑。
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团队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的科研价值取向,追求极致、臻于至善,勇担使命、育国之栋梁,多年来为分段发动机的研究输送了多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固体分段助推发动机总师王健儒就是其中之一。
王健儒,现任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所长,运载火箭固体发动机领域总师。他在博士期间的论文研究方向就是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流动不稳定性,指导教师正是何国强教授。
王健儒说,“固体发动机就是它预先要把推进剂都放里边,它不需要提前加注,所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固体发动机的加速性是非常好,点火到产生推力基本上几十毫秒就能产生额定的推力。”
长六改捆绑的四个助推器是2米2分段的固体火箭,单枚推力可达120吨,通过本次发射的首次工程化应用,也意味着未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可实现更多段、更大推力的固体运载动力。
发动机总设计师白彦军,航天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西工大在读博士。现任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固体运载动力研究室主任。
白彦军介绍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段,是头段和尾段,其实也可以通过中间段的增加,来调节这个装药量,从而调节这个推力,比如两段基础上我们可以做个三段,四段,或者我们做个五段。”
除了王健儒、白彦军,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还有多位校友参与长六改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预研工作。
陆贺建,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副总师,也是西工大校友。
陈宏,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燃烧室主任设计师,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航天学院。
赵玉静,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壳体主任设计师,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机电学院。
王周成,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喷管主任设计师,本科毕业于航空学院。
苗志文,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总体主管设计师,本科毕业于航天学院。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配套了芯一级、芯二级动力系统及一套辅助动力系统,为浦江二号卫星提供空间推进系统。其中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党锋刚、何江、高斌、史福俊、袁斌斌都是西工大校友。
党锋刚,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室副主师设计师,硕士毕业于航天学院。
何江,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室副主任设计师,本科毕业于航空学院。
史福俊,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厂35车间工艺员,硕士毕业于机电学院。
袁斌斌,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厂10车间工艺员,本科毕业于机电学院。
除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的校友,还有很多领域的校友参与到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由于掌握信息有限,未能在文中体现,感谢你们,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西工大力量。
再次祝贺!
首飞成功!
致敬所有为航天强国建设勇担使命、无私奉献的西工大人!
特别感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
(部分内容综自新华社、科技日报、西工大微信公众号、航天学院、机电学院、校友会)
(审稿:陈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