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7月6日电(文字 薛杨 赵珍 摄影 卢迪 司哲)7月5日下午,我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代表座谈会在长安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李言荣,党委常委、副校长詹浩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来自各学院20位本科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代表亲切交流。座谈会由李言荣主持。
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代表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轻松热烈,李言荣与他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围绕“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时代先锋”,分享了自己四年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成长经历,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思考。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体会,对母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就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国际交流、职业规划与择业指导、创新创业、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们将始终牢记“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航海学院毕业生王业贤表示,作为学校首批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毕业生,学校开设的大类平台课程如同为同学们提供的丰盛自助餐,在专业课的基础上,他还修读了科创竞赛、社会实践、交流实习等各类课程,学校给予了他无限的探索空间。王业贤将带着西工大给予他前行的底气与勇气,前往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材料学院吴昊泽同学在校期间担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他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帮助身边的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毕业后,他将前往云南红河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用自己的学识和见识,带领孩子们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动力与能源学院杨成龙是一位来自贵州的苗族同学,在入学之初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担任年纪大班长,参与组织了多项学生活动,为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毕业后,杨成龙选择回到家乡,去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工作,他说:“扎根基层,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直是我追求的梦想。”
自动化学院毕业生刘学义分享了自己在校期间参与“探索工大现象,培养国防情怀”社会实践活动的故事,他说:“通过与科研院所中的西工大校友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学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这也更加激发我努力学习的斗志。”毕业后,他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所继续学习。
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邱泉润作为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大班团支书带领班级两次获得校“模范班级”称号,全班同学实现了100%的深造率。“我将在香港城市大学继续深造,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铭记西工大人的使命担当,书写新时代的西工大故事。”
生态环境学院毕业生石雯萍表示,感谢学校用先进的理念和海量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为我们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在与工大续约的未来三年里,我将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深入学习,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李言荣对大家四年来带领班级、支部、学院的广大同学们为学校争得的荣誉、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同学们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母校的热爱。我们要认真梳理,尽快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为广大学生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学习成长环境。
最后,李言荣以《做一个有方向感的人》为题,从方向的重要性、方向是什么、方向感来自哪里三个方面,与同学们作了交流。他说,同学们毕业后有的继续读研究生,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在国防单位就业,有的去支教,还有同学考上选调生,无论去向哪里,归根结底都是方向选择的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作一个有方向感的人。方向正才能指向准,目标明才能坐标定,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因为每一步都是向前进。方向是什么?他表示,方向就是“时”和“势”,要想把准方向、行稳致远,就需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将个人努力、前途命运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方向感来自哪里?他指出,方向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生就注定的,这需要后天的努力。年轻人要有方向感,既需要打开眼界视野,又需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和底层逻辑。越早打开视野、视野打开得越大,就更能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更能了解时代发展脉搏、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站得高看得远;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学会多运用归纳法这种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创新发展。方向一旦找到,就需要有专业、认真、执着的态度,这样就可以做成事。
李言荣指出,一所大学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传颂在一代代学生中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学校建设发展的故事。西工大的“总师育人文化”传统,就是在一届又一届学生、校友的传颂中不断传承的。同学们都是在这种文化中浸润成长起来的,相信大家一定会传承发扬下去,为国家做出西工大人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上,李言荣为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代表赠送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
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审核:马西平 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