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双创>>建设成果>>模范先锋工程>>正文
【创新团队】“T型”领军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西工大新闻网11月17日电吴秀青)“中国坐标,北斗圆梦;北斗闪耀,泽沐八方。”在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西工大人从不缺席!在“中国北斗”传奇之路上,几代西工大人怀揣梦想、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随着2020年6月23日“收官之星”的成功发射,定格在浩瀚壮丽的星空。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王伶教授便是西工大仰望星辰的科学家之一。他率领“无线抗干扰技术”创新团队经过十余年艰苦攻关,在通信与导航抗干扰、无人机数据链、智能探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应用突破,为我国高可靠通信与导航技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T型”拔尖人才,为推动我国尖端科技和装备技术现代化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NO.1技术”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从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到西北工业大学,王伶从“业界”到“学界”的精彩跨越中,成长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始终坚持‘家国情怀、顶天立地’科研价值导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紧跟世界学术前沿,努力做‘高、精、尖、缺’的领跑者、开拓者。”王伶表示,希望团队走好科研自主创新之路,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

“小核心、大外围”一直是“无线抗干扰技术”团队的建设原则。长期以来,该团队实施成员间多目标的协调管理运行机制,以发挥团队成员集体协同攻关能力。“目前团队成员整体较年青,有较大的创新活力,需要给予青年教师充分信任,让他们在国家重要项目研制任务中勇挑重担,激励他们快速成长。”王伶说。

在“问天之路”上,该团队针对强电磁环境下抗干扰技术、辐射源探测与定位等核心难题,依托承担的型号任务、北斗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项目,经过10余年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攻关,掌握了自主可控的高精度多目标稳健测向、稳相数字波束低失真干扰抑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高可靠、高性能、小型化的导航抗干扰、通信抗干扰、干扰源定位系统。该系统已被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满足了对卫星信号“收得多”,对干扰“消得净、测得准”的核心需求,可有效保障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终端的授时、定位精度。

倾听该团队师生讲述科研攻关背后的故事,虽然已时过境迁,记者依然感受到当年的“惊心动魄”,钦佩感动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靶场归零”令团队年轻骨干教师韩闯助理研究员刻骨铭心,当时韩闯正在王伶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在某重要型号研制过程中,经过三年的奋力拼搏,进入关键的靶场试验阶段,并邀请了专家现场观摩,却在发射前的测试中,发现设备测试结果不理想,那一刻近200名参研单位人员的目光都投向我们,可谓压力千钧。” 韩闯说,箭在弦上,必须争分夺秒,靶场保障师生和学校师生当即两地同步开展现象复现、问题分析、指定整改方案和验证实验,经过48小时连续作战,在靶场面对几十位院所级、总师级专家,做了详细完整的归零报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随后的靶场实验中成功完成试验任务。

以“NO.1技术”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为了满足某对抗干扰技术的迫切需求,该团队从理论创新,到自筹经费研制原理样机,最后再根据型号需求自研产品样机,面对一次次的怀疑,经过层层的试验,才争取到靶场验证的机会。“当听到靶场传来喜讯的时候真是激动万分,不仅是对近十年心血付出的肯定,更是为我国在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领域取得全面提升而感到自豪。”回眸当年在实验室跨年的那一幕,由衷的喜悦依然充盈在王伶的心间。

王伶曾担任导航抗干扰分系统总设计师。他领导团队致力于卫星导航与通信、移动通信、先进探测技术研究,突破数字多波束、天线阵列抗干扰、低截获无线通信等核心技术,在总体单位组织的多次大型实物比测中,取得第1名的优异成绩,专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该团队关键技术还有力推动国家“新基建”布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知行合一”引领“T型”人才培养

“无线抗干扰技术”团队一直秉持“T”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这里所说的T,就是大写的英文字母T,一横加一竖。“一竖,指的是要求学生要有纵向知识深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一横,则是要求学生还要有横向的知识广度,在团队意识、科研素养、领导才能等方面也要出类拔萃。”王伶强调说,“T型”人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主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知行合一”引领“T”型人才培养。团队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个人特点,赋予不同的科研任务角色,引导学生们在科研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同时,团队强化导航、通信、探测、天线等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强化智能前沿技术和无人系统的交叉融合应用,通过学术交流例会、小组分享会、技术交流会、会议报告等形式拓展同学们的知识宽度与综合素质。

“一个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首先是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有韧性,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其次,科研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一定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王伶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总是将自己的这一见解分享给学生,强调科研绝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需要做到“从实践中发现理论问题,创新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然而,王伶的目标不是培养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而是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领军人物。后者,无疑更加艰难。

“团队倡导理论创新与科研实践‘比翼双飞’,要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要让每个学生在团队的诸多科研项目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A老师的研究生做B老师的项目在我们团队是常有的事。”博士研究生孙延栋告诉记者,“团队科研项目多,科研实践机会自然也多,团队的平台优势和良好氛围能让学生获得较快较好的成长。”

循序渐进,方能行稳致远。该团队研究生培养流行着“9个字、三句话”,即大四时“跟着干”,研一时“独立干”,研二时“领着干”,也就是说到了研二时学生就该拥有“系统”的概念了,就该试着承当一个小项目的负责人了——今年研三的李文乔同学告诉记者,他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团队负责制、淡化导师概念、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重视开放交流是这个团队育人的鲜明特色。

“团队负责制”让学生大可不必担心选错了导师,因为整个团队要对每一位研究生的培养负责,即团队所有教师都要对团队的每一位学生肩负起指导与培养的责任。“团队的十几位老师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如果一个学生只围着他的导师转,他的视野是有限的。强化所有老师的导师责任,淡化学生的导师概念,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宏阔的学术视野,不盲目崇拜权威。”实验室骨干教师张兆林副教授说。

“团队老师常以‘不要怕犯错,现在犯错是为了将来不再犯错或少犯错’来破除学生进行科研探索最初的顾虑或恐惧,让学生大胆尝试。”博士研究生闫航齐告诉记者,从前期系统方案的论证,到一个实物的成形,再到后期的测试直至科研成果的最终应用,学生都有全程参与。

“团队的老师们常说,要想在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胜出,仅有专业深度还不够,还需要具备横向竞争力,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重视创新理论的落地运用,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博士研究生段正祥深有体悟地说。

该团队内部没有秘密,技术共享、思想共享,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挖掘认识问题的深度,更加精准地理解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许在一次不经意的交流中,就可以跳出思维局限,摒弃思维惯性,碰撞出新的火花。”王伶说。

团队文化”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精神支撑,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创建团队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王伶强调说,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要以人为本,突显创新精神,建设科学合理的研究队伍,树立清晰的具有吸引力的共同发展愿景。

如果说“五个以”办学理念为该团队文化建设打上了鲜明的底色,那么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文化”则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只要你有梦想,在这儿就有可能实现。如果有学生想与国内高校、研究所或行业界的‘专家’‘大牛’探讨交流,或有实验必须借助校外设备去做,团队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提前做好沟通接洽工作,保障好所有实验费用。”硕士研究生王荣贵告诉记者,“实验室发放奖学金的标准也在不断地优化调整,旨在鼓励学生投身科研、产出成果。”实验室董占鹏硕士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

以学者为要。“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团队,刚开始没有科研经费和条件也不用担心,只要你的研究方向确有潜力,就尽管去做。”助理研究员杨欣说,“团队的资源是共享的,你需要什么条件,实验室都会尽可能帮你配备,以满足你的科研需求。”团队当前培养的青年教师代表陶明亮、粟嘉、谢坚等7人次获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Young Scientist Award等奖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

以学术为魂。“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团队始终强调问题要从实际中来,要追根溯源去探究其背后的规律方法,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回到实际中去解决大的问题。”张兆林说,“‘T型’人才的这‘一竖’一定要深,要深到理论与机理层面,因为它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创新的根基。”团队天线方向首席专家李建瀛教授潜心学术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培养的学生中3人次先后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以责任为重。“我常对团队师生强调要认真、严谨、求实,因为国之重器、重点型号的研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万无一失。”王伶意味深长地说,“在无数次的科研攻关中,对什么是‘以责任为重’,我们的感受实在是太深了!”杨欣告诉记者,他主持的一项重大国防科研项目该于去年底结题,因去年年初突发疫情许多工作环节脱节,当时真是压力山大。“因团队以责任为重、集体协同攻关,最终按时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上级的高度赞誉”。

让人难以置信,这个一直与大国重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科研团队,竟然充满了运动健将,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赛场上常能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王伶老师就是一个爱运动的人,团队每个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实验室运动会’,我还拿过羽毛球第一名呢。”说到这儿,王荣贵同学骄傲地笑了。

近五年来,该团队主持国家重点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2项,国家级应用项目28项;发表高水科研论文百余篇,授权/受理专利百余项。科研成果获2020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团队已毕业研究生(包括博士和硕士)深受用人单位欢迎,85%以上服务于行业重点院所,一小部分供职于高校和华为、中兴等行业著名企业。

“作为一名教师,立德树人永远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也是团队的共同愿景。”王伶期待,团队踔厉奋发、笃行致远,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T”型领军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更多西工大力量!

(审稿:陈仲昌 张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