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9月3日电(记者霍雨佳)在深入推进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刻,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第十讲于2020年8月28日上线,中国矿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华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五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和老师以线上形式主讲此次微党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凝聚力,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本次微党课。此次微党课事例生动、内涵丰富,讲授逻辑强、思路清晰。学习后,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发展对象在线上讨论交流、认真领会,全体同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受益匪浅,并踊跃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生感悟:

刘欣:
电子科技大学聂念胜同学在大学毕业后面临着众多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难题: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基层发展。聂念胜同学选择了回到家乡云南做基层工作,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刚上大学时,他最初的目标是毕业后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成长,他的职业观也发生了改变。他认为,人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更应该具有这种觉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负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豆毛雨:
通过党课学习,我了解到疫情面前,人人有责。现在国内疫情得以控制,但也不能懈怠。从发生到扼制,期间历经诸多不易,让我想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的过程中,表现了我们党员同志共情、协作、偕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只要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能从容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感谢我们身边付出、努力过的人。

常文洁:
不知不觉,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已经进行到第十讲,战“疫”最艰难的岁月也已过去半年多,看到一个个抗击疫情的故事,却犹如昨日,不免感动万分。是什么让中国疫情防控取得这样快、这么好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决心。作为一名马理论专业的学生党员,我们要做好专业的事,用专业能力去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王酒莉:
通过今天微党课的学习,无数的抗疫故事又生动地呈现在自己眼前,各行各业、各个群体、各个地区,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突如其来的疫情,所以我们才有了现在稳定有序的复工复学复产。在聆听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责任这两个字的重量。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在祖国、人民有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

陈嘉乐: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各行各业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在本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里积极投身于一线抗“疫”。正是这些平凡却伟大的人扛起重任,舍生忘死,我们才能快速地控制住疫情,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同时经过这一次全民抗击疫情,我看到了人生未来的多种选择。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无论是警察还是教师,无论是工作岗位上的人还是学生,各行各业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己所能、发光发热。个人的人生理想如何与党和国家事业相融合,哪怕是最简单的一颗“螺丝钉”,也能为国家事业作贡献。

何利君:
此次微党课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师生和校友的战“疫”事迹。此次疫情是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各高校师生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令人敬佩。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的回信中写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这启示我们无论是抗击疫情期间,还是在疫情结束后,都应该走到国家真正需要的地方,彰显当代青年的价值,使青春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同向同行。

韩沛雨:
一个个抗疫“小”事串连起来汇聚成磅礴力量,一个个抗疫“小”人物集中起来就成为钢铁城墙。就是因为无数个“小”人物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为党、为人民作贡献。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危难之际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日以继夜与病毒作斗争,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努力磨炼本领,这样方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青春努力拼搏,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共产党员。

武艺群: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从来都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疫情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发挥了抗“疫”主力军的作用,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公安民警等随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正如总书记五四青年寄语所提出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审稿: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