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双创>>风采展示>>正文
【党建“双创”】对标树杆 以一流标准创建一流学院党建工作——记航天学院党委开展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培育创建工作

(2020年12月电)航天学院党委自2019年7月入选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培育创建单位立项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标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建设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规范建设为根本,以作用发挥为抓手,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实现创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的目标,构筑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发展新常态,取得良好的创建效果。

树立一流工作思路,指引标杆学院创建

1.成立学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统筹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学院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党委副书记为创建工作办公室主任,成员包括学院各办公室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加强统一领导,发挥党委引擎作用,统筹各项创建工作。学院根据创建工作进展和成效,不断完善创建方案,使创建工作始终紧跟形势的发展,始终具有清晰的创建任务和工作职责,确保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

2.切实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创建工作夯实理论和思想基础。坚持“学习紧跟中央精神”、“思路紧贴创建实际”、“成效紧促中心工作”,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确保理论中心组学习规范开展。学院党委书记是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丰富学习形式,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分管领导配合抓好学习、交流研讨等工作。组织员做好学习资料整理工作,安排好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宣传报道。二是健全制度,确保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下发《航天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严格学习考勤制度。2020年1-9月,共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9次,其中学院集中学习5次,参加学校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三是多项结合,确保理论学习内容落到实处。体现在“四个结合”:在学习内容上注重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在学习方法上注重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学习形式上注重专题讨论与看专题资料、录像相结合,在学习效果上注重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中心组成员尽快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能量。2020年以来,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纪党规专题、两会专题等,结合学院各项工作,在履行主体责任、指引学院改革发展方向等方面深入思考、交流体会、制定举措。

3.制定党建工作新制度,完善党建工作规范。先后出台《航天学院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清单》《航天学院“123”党支部结对共建方案》《航天学院“红色航天”党员志愿服务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下发“航天学院党支部活动指南”,指导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等活动;完成党员教育管理、年度党费使用情况公示、二级党校培训、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书记讲党课、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等日常工作。

创新一流特色活动,实现标杆学院示范

1.成立“传承航天精神宣讲队”,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以学习宣传“工信楷模”“三秦楷模”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为指引,通过讲述航天学院“身边人”的“不凡事”,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积极展示学院在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激发学院师生爱航天、为航天、奉献航天的高昂斗志,让人才培养工作接地气、有暖气、有底气,以实际行动践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实力强劲的航天人。

2.大力打造“航小天”微信公众号,积极发挥新媒体等宣传作用。“航小天”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关注量为6900,平台月均使用量为6100人次,学院是学校八个新媒体联盟理事单位之一,平台活跃度居于学校前列。“航小天”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支部学习、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新闻,总发文篇数137篇,总字数8万余字,总阅读量12万人次,多渠道多角度展示学院党建工作、创建取得成果、优秀师生风采、特色活动、开展等情况,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3.升级“党员活动室”,打造多功能党建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配有电脑投影、有线网络、图书资料、党建宣传栏等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基层党组织开展入党宣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活动,成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和集服务、教育、培训、宣传于一体的“党员之家”。

突出一流作用发挥,争创标杆学院业绩

1.选树典型、加强示范,为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树立学习榜样。一是抗疫战线模范事迹可圈可点。无人系统制导与控制研究所所长吕梅柏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设计研发出一款高效多功能紫外杀毒仪,用于疫情防控的日常消杀工作;长期从事声学相关领域研究的刘华强团队,仅仅用了20天就研制出隔离式电子听诊器,实现了隔衣听诊、穿戴方便、听诊效果优良的功能,用于抗疫情一线;4月至5月,教工党员参加学校联防联控志愿工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强防线,在防控一线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岳晓奎、方群、李少毅等老师提前开展远程视频教学答辩准备工作,及时沟通、反复测试、备好预案,开启战“疫”“新”教学模式。二是育人领域科研团队成效显著。空间操作技术团队、微小卫星团队、推进剂燃烧调控技术团队、星辰火箭团队等有效融合了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创新了航天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科研管理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实现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三是成立“红色航天”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以立足校内、服务师生为主题,以面向校外、服务社会为己任,将校内服务与校外服务、专业服务与公益服务、长期服务与短期服务相结合,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立捐资助学、关爱成长、就业帮扶、科普宣教、公益服务、助教助研、文明礼仪、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岗位,目前在教育扶贫、首期24名学生小导师、5名航天精神宣传员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开展“123”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探索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1个教工党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和1个国防军工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依托支部和党员的业务特长和专业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以强补弱、互帮共建,通过学术交流、联合攻关、业务合作等形式,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发展。五是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校级“样板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校级“三创三力”学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坚持“培育特色、典型引领、注重成效”的原则,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2.扎实推进党建帮扶,精准实施教育扶贫资助措施,助力贫困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在广西融水云际村落实“航天励志奖学金”2020年度的评选,资助品学兼优的6名中小学生。二是实施“1+1+1”党员结对帮扶计划,学院35名教师、52名学生与52名融水县建档立卡户困难学生之间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家教、谈心读书交流,职业生涯规划、物质帮扶”活动,激发其内生动力,推动扶智扶志。三是在陕西汉中镇巴县巴山镇宝家村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助教助学活动,签订教育帮扶协议,对11名贫困学生与2名特殊教师进行资助。

3.以党建促业务,实现学院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坚强有力地推动学院改革发展提水平、上台阶。一是强有力地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始终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谋划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立全校首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首聘14位校内外航天专家担任中心研究员,推进航天学院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通过青年教师座谈、组织与科研院所对接需求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团队、进入航天专业领域,卢晓东、刘莹莹、安效民三个团队的3门课程被认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通过加强组织、配齐配强指导教师队伍、做好项目规划、广泛拓展校内外资源等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双创工作。二是强有力地做好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党委领导班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靠前指挥,及时制定防控工作预案,及时掌握师生返校情况,及时开展师生谈心谈话,切实指导做好复学复工、网上教学、在线答辩、远程招生、科技抗疫等工作,确保学院在疫情中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安全运行;学院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研析、精准施策,细心设计课堂教学,精心打造“云端教学”网课堂,坚决打赢“线上教育教学”攻坚战,实现“防控不放松、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召开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推进2017级飞天班毕业设计、线上上课、线上作业、课程考试等情况。加强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情况跟踪管理、回国审批流程,督促留学生注册线上课堂软件,与老师沟通留学生出勤率,确保留学生教育管理不放松。三是强有力地做好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疫情背景下,学院领导班子围绕学院传统优势科研方向,及早布局,做好各类项目成果申报,开展学院、研究所两个层面科研“十四五”规划座谈交流,共谋学院“十四五”科技新发展;学院与航天三院成立“空天飞行器与组合动力联合研发中心”,推进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与组合动力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周军教授团队参与论证澳门首颗科学实验卫星“澳门一号”,获得特区立项及国家航天局支持;依托学院国家级、省级、地方重点实验室,成立新型航天器设计与应用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并被学院推荐申报2021年国家级引智基地。四是强有力开展安全保密工作。开展“五法”宣传教育活动,观看《雷霆行动》、《国外遇到间谍怎么办》等保密教育宣传片,线上线下推送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全院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筑起国家安全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航天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审稿: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