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校归国留学人员为学校建言献策
2019-04-22 16:55 田庆青 卢迪  党委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4月22日电(记者 田庆青 摄影记者 卢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推进西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需要怎么做?4月17日,围绕培养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实力等主题,我校归国留学人员凝心聚力、情系学校,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切身经历,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积极建言献策。

设置合理的学习强度

2014年,我校开始施行完全学分制,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完成课程、实践和毕设教学任务后,学分达到150-170才可毕业(留学生要求不同)。同时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课程学分为20分,原则上不超过24学分。“我校和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毕业总学分要求基本一致,上下波动不大。”教务处尹婷婷解释说。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这个总学分标准是否合理?和国外有什么不同?在德国完成本硕博学习的生命学院教授张连兵认为,国内的本科生学习强度没有国外高,具体到一个学分对应的学时也是差距较大。“如果缩减学分要求,很多课程可能会变成一个缩减版。” 张连兵对这种缩减版的课程会影响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表示担忧,甚至很多国内的学生申请国外的学校可能会因本科学分不够而遭到拒绝。

我校学生的学习强度真的不够吗?材料学院教授范晓丽、理学院教授许勇有另一个角度的见解,“很多专业的学生课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单独思考和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强度应该是老师授课时间和课余自学时间之和,国内外的差异在于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同。在国外,后者往往是前者的3-4倍。因此大家应该客观地看待学习强度这一问题。

“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后去查找资料,主动学习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的学生能力会非常强。”航空学院副教授沈将华这样建议。

全英文专业是“国际化”的抓手

我校全英文专业的设置主要基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制定学科专业的长远规划为专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没有政策上的优势,全英文专业吸引力下降,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张连兵建议,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条件。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范晓丽认为,首先要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逐级细化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一步一步取得实效。

计算机学院教授尚学群建议,将国际化要求纳入导师的遴选环节,导师应参与英文课程的建设。

培养国际化人才关键在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在校内营造国际化氛围?尚学群认为,应将国际化的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国内外联合办学,建设短期交流平台,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邀请海外学者到国内讲学,举办暑期学校,通过第二课堂等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在校内营造国际化氛围。

范晓丽认为,让学生深度参与暑期学校等国际交流活动的组织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建议学校设立国际化发展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语言培训等基础服务,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有国际化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航天学院副教授泮斌峰说,在校内营造国际化的氛围,让学生可以享受到国际的教学、师资和课程。

生命学院教授戚震辉表示,结合学生的诉求,建议打通国外渠道,与国外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最大程度实现科研产出,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设置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国际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提供重要支撑。“牛津大学的课程主要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课程之间没有重复。”航空学院沈将华认为,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他介绍,招聘企业对牛津大学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牛津大学的学生在工作中不是最快上手的,但是后期发展是最好的。”这充分说明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尚学群认为,目前课程教学很多都是碎片化知识,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应该打造“大课”和“重课”,每个课程花200个学时去完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曾在荷兰特文特大学留学的理学院教授谢彦博介绍,这所大学以大课为主,由不同学院、学科的老师给博士生协同授课,避免了知识体系的重复和遗漏,且具有很好的系统性。

航天学院泮斌峰建议,做国际化,要避开传统的敏感的军工领域,在一些非军工性质的国际前沿领域如人工智能、深空探测、3D打印等领域建立深度合作和交流平台,实现无障碍的国际合作。

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青年教师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国际视野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材料学院教授王俊杰认为,人才引进很重要,人才队伍建设决定西工大未来的发展前景。“东京工业大学也是通过人才引进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王俊杰说。

计算机学院教授夏勇提出,不仅要引进人才,还要考虑如何用好人才,国外的“学术休假”可以借鉴。

航空学院沈将华强调,教师的培训很关键。如何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牛津大学为了提升教学评估的质量,每三年进行教师授课轮岗,这样就保证了教授对同一领域的相关课程始终保有丰富知识和教学经验。”沈将华介绍道。

通识教育的未来与发展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王宇恒表示,通识教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早在2009年,法国高校就已施行理科、工科和医科三大类通识教育。建议学校做大类培养就一定要做“大”,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就一定要通识。

“大学要学的,就是以后要用到什么知识,你知道去哪里找,以最快的方式学会并应用。”沈将华认为,这就是通识教育的魅力。

计算机学院夏勇认为,要客观看待通识教育,学校在制定大类培养方案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宽泛学习中如何保证在某一领域的“专精”问题,为后续的学习研究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理学院许勇认为,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应在融合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出台更加合理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王丁喜建议,要严把学生培养的质量关,采取“严进严出”的举措,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学术声誉。

讨论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副校长张卫红、校长助理杨益新,党委统战部、国际合作处、教务处负责人等认真聆听了与会老师的交流发言。张卫红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各位归国留学人员有想法有能力,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坚守“初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平衡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成为学校“双一流”发展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审稿:乔彩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