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橹院士的故事

——

来源:党委宣传部

陈士橹,男,1920年9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16年4月24日因病逝世。2017年5月,被工信部党组追授为首位“工信楷模”。2018年2月,被陕西省委追授为“三秦楷模”。

一、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陈士橹亲眼目睹了日军轰炸下满目疮痍的国土,那时的他,立下“科技救国”的志向。他放弃了保送大学的机会,坚定报考了航空类专业,后在华东航空学院任教。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建设急需人才,陈士橹被华东航空学院选派留学苏联,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现场聆听了毛主席那场著名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深受鼓舞的陈士橹,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普通苏联学生需要3至4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成为第一位、也是同期100余名留苏学生中唯一一位在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陈士橹留苏时与苏联友人在莫斯科红场(1958年)

回国时,华东航空学院已迁至西安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南京来到西北工业大学,从此扎根西部,兴办新专业、发展新事业、开拓新领域,将毕生奉献给了航天科技和教育事业。

陈士橹受命筹建宇航工程系。一切从零开始,而教材短缺是首要问题。那时,宇航工程专业的教材都是苏联专家提供或翻译的,保密级别高,管理也严格。陈士橹就带领教师自己动手编教材。他编写的《导弹动态误差》后来成为全国国防院校飞行力学专业的范本。

讲授专业课程、带研究生,还要指导青年教师、到教室检查晚自修、为学生答疑解惑等,作为当时学校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导师,陈士橹力挑重担,常常忙到深更半夜。

如今,宇航工程系已经发展壮大为今天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航天学院,成为我国航天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形成多个在全国领先的科研团队,为国防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50多年来,航天学院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航天科技英才,其中包括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现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解放军某部副部队长李鸿等两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以及“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掌门人”谭永华、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等一批杰出的校友。

几十年来,陈士橹坚持每学期开学初都到办公室签到,从不让人代签,一直坚持到年逾九旬卧病在床。

2016年4月24日,在我国第一个航天日的晚上,久病在床的陈士橹特意穿上正装,戴上他从不喜欢的助听器,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了当天相关活动的报道,怀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溘然长逝。

二、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陈士橹指导博士生袁建平(右)、熊笑非(左),

他们是国内最早培养的两位宇航飞行力学博士

陈士橹60多岁时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时还亲自指导研究生,年过八旬还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至少写下500字的学术思考,这种执着一直坚持到去世前两个月实在写不动为止。

2013年,陈士橹93岁了,视力越来越差,听力也不好。因为不想他太辛苦,他的弟子、航天学院教师王志刚辅助博士生宁宇完成学位论文送审稿。几天后发生的一幕让他们终生难忘:因为视物模糊,戴着眼镜的陈士橹不得不尽量凑近,鼻尖几乎贴到手中的论文上。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把需要修改的部分一一指出来,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当讲到一个有误的公式时,他拿出几张写满推导过程的稿纸,一步一步耐心讲解。王志刚这才发现,公式中有几个符号写错了。看着灯下白发苍苍、神态认真的恩师,愧疚和敬仰在他们心头交织。

2016年4月15日,当陈士橹最后一个弟子以“全优”通过答辩后,到家中向导师汇报时,陈士橹拉着他的手艰难地说:“对不起,没能参加你的答辩。”

陈士橹常说:“每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颗星,如果能让自己出彩一点,整个星空就会更加灿烂。”他先后培养出5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我国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和博士后,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973、863专家,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成为我国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栋梁。陈士橹负责筹建的宇航工程系已经发展壮大为今天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航天学院,成为我国航天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航天科技英才。

三、勤俭节约,回报社会

陈士橹院士穿了30多年的西服和帽子

在西安生活50多年,陈士橹家中有许多从南京带来的旧家具仍在使用,“服役期”最长的一个柜子超过60年。出席学术活动或接待来访学生,陈士橹向来坚持着正装、系领带,一身西服穿了30多年,早已褪色、磨损,但始终整洁、笔挺。即使当选院士后,他仍坚持不要单间办公室,说“最好都弄成实验室”。本来可以公费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但陈士橹除了体检从不接受保健类的福利,他说,“国家的钱不能乱花,如果要治,就给我把眼睛耳朵治一治,这样我还能为国家多做点事。”

2000年的一个深夜,上海虹桥机场出口。看着一批批乘客走出来,通道里渐渐空了,接站的王志刚和师兄有些着急。这时,一位老人背着包,弯着腰,独自一步一步缓慢走过来。看着那熟悉的身影,他们的眼睛湿润了:谁能想到,这位衣着朴素的八旬老人,竟是受邀来上海参加评审的航天专家陈士橹。尽管国家规定,院士出差可以坐头等舱、走贵宾通道,但陈士橹从未享用过,不仅每次都坐经济舱,还要折扣最低的机票。他说,“公家的钱能省一点也好。”

陈士橹对他人的好是不分亲疏的。在国家经济困难,自家粮食也非常短缺的年代,碰到上门乞讨的人,陈士橹一定会给他们食品。他对上门修下水道的工人,也是双手捧茶招呼,临走还要硬塞个苹果。孩子们看见父亲把用坏的刮胡子刀片丢弃之前,还小心地用纸包好,便好奇地询问原因,陈士橹回答:“不包好丢垃圾桶,万一弄伤捡垃圾的人手怎么办?”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陈士橹坚持为家乡和其它困难群众捐款帮扶,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至2016年十年期间,陈士橹包括向汶川地震灾区等地,汇款的捐助单据就有100多张。弥留之际,他还一直惦记着一件事,就是为学校再做些贡献。2016年3月15日,他把毕生的积蓄100万元捐赠给学校。学校领导去看望他,已卧床多时的陈士橹早早让家人给他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庄重地迎接客人,从头到尾只有那么几句话:“不好意思,你们这么忙还来看我”,“没有什么,应该的”,“他们都没意见,都同意”。他去世后,家属尊重他的遗愿,不要学校承担任何费用,也不向学校提出任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