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通常与一位大师的对话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在短暂交流的几个小时内,往往浓缩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并不熟稔的两人从慢慢试探到渐渐温柔的交流。
更理想的是,经过这几个小时,我们看到的大师摘下了光环,变成一个真性情的人,看到柴米油盐的状态和悲欢离合的瞬间,那些聚光灯下的溢美之词,变成来自心海的声音。
与80多岁的院士的交流,就是如此,总是让我略感紧张。
他多数时候倚在座椅上,身体前倾,微微蹙眉,目光灼灼。回答我的提问,他总是一语中的,然后条理清晰地道出事件始末或观念想法,最后一句话做结。
在我这样无知无畏的拜访者面前,老院士真诚而坦荡,没有避讳和遮掩。他的故事和他本身,让我忽然想起林庚先生的诗作《新秋之歌》中的话,“让一根蒲苇也有力量”。那是一种热气腾腾的师者魅力,你不能不被感染,也因此再也无法安于软榻。
他满头银发,身形高大,拥有与他的“大体格”相匹配的大嗓门和气场,讲起话来中气十足、目光炯炯。
他,87岁高龄,拥有60年党龄,一生信念坚定;
他,忠实践行着“学者两事,道德文章”的人生信条,做专家,又做革命战士;
如今的他,还是位“三高”老人:“高龄、高产、高质量”——已经是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作,讲学调研……在科学上精益求精、严苛以求。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傅恒志。
王尔德说:把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
在笔者看来,傅恒志就有着一种迷人的乏味感。正确打开他的基本算法,也许只有这样的“1-2-3”;然而,也许正是这简单的数字,才是构筑他的人生之歌的炫美音符吧。
第一篇章:一心向阳 时代成就信仰
埋首研究工作,不知老之将至……看看还有这么多工作需要去做,况正值空前大好时机,更当有所作为。来日虽已不多,愿将它奉献给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共产主义。
——摘自傅恒志《院士自述》
这是一位内心温暖有爱又有趣的人,是位典型意义上的好老师、好领导、好朋友。真性情的难能可贵,就隐藏在他的只言片语中。但他却不是传统概念里的“乖孩子”,也算不上“听话的学生”,而他的魅力恰恰就来自于对生活的不配合,对规则的不盲从,对个性、对科学的绝对尊重。
自制电池,从父亲身上学了一手
1948年,毛泽东曾和周恩来等人乘坐小木舟过黄河,面对滔天的河水,他心潮澎湃,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叹道:“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言犹在耳,好一个不可藐视的黄河,好一个不可藐视的中华民族。
傅恒志的家乡,就在黄河岸边,生于斯长于斯,似乎从小就预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气质。
1929年8月,傅恒志出生在河南开封市。
“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黄河在这里却成了残酷的游戏,伴随着每一次堤“开”是开封城的被“封”(埋),黄河像顽皮的孩子一遍遍用大量的泥沙水浆涂抹开封,开封也像倔强的孩子一样,“封”了建,建了“封”,“封”了再建,从不服输。
为了谋取生计,父亲年少就曾参加北伐战争,后来从事商贸。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时局动荡。为了躲避战乱,许许多多河南人背井离乡,逃难西安,其中也包括年幼的傅恒志。
父亲在西安大街上开了一家电料行,取名“华强”。他希望通过实业救国的道路,实现“中华强盛”的理想。生意不大,只能够全家人的勉强糊口。
电料行主要经营手电筒、电池、电灯等产品。当时,这些商品大多由东南沿海等地生产。全面抗战爆发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父亲的电料行生意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几乎难以为继。父亲少年当兵,不怎么识字,但却一直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买不到电池了,咱们自己造?!
“行吗?”
年幼的傅恒志,觉得既新鲜又刺激。
尽管艰难,父亲专门向技术人员讨教,不断摸索尝试。四处找来替代材料,组装、试验,拆解、再组装……终于,“华强”电料行自制的电池试制成功,这位朴实的河南老乡,硬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开了西安当地的市场。“我那时候都帮父亲组装过电池”,当时,“卖得还不错呢”。
除经营小店外,父亲还和几个朋友联合在铜川、陇县到处勘探、开采煤矿。
那时的中国社会黑暗、民生凋敝,国民党军警特务早就觊觎着这个外乡人的店铺。1947年,他们买通特务,诬告父亲“贩毒”,敲诈勒索,使傅家几乎倾家荡产。再加上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父亲的事业举步维艰,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年幼的傅恒志却几乎是在懵懂中野蛮生长。在中学6年时间里,因为各种原因,他先后就读过8所学校。少年傅恒志不是传统意义上埋头苦读的“好学生”,曾经还因为贪玩,在初中第二学期化学课不及格,靠着补考过关,才免于被“勒令退学”。
17岁那年,傅恒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焦作工学院,学习矿山机械专业。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矿业高等学府,第一所工科私立高等学校,她掀开了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全部采用西方教育方式,学科设计、课程设计、教育体制上全部是“进口”的。
一年以后,傅恒志转入了国立西北工学院。在焦作工学院学习时,傅恒志的宿舍就紧挨着学校的阅览室。在这间面积不大的书房内,却时常有各种积极进步的资料,向青年学生们宣传“反饥饿反内战”等学生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思潮。“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应该说,用现在的话讲,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形成,对社会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了。”傅恒志回忆道。
到了国立西北工学院,傅恒志结识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同学,年轻胸膛里的一腔热血一下子就喷涌而出。他与同学们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列宁活动小组”,学习了许多革命理论书籍。他第一次阅读到了《社会主义大纲》、《国家与革命》,还悄悄翻印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
在漆黑的夜晚,几个毛头小伙子凑在一起,紧张又兴奋、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些进步书籍,“光是笔记就做了两大本子”。
傅恒志渐渐懂得,没有社会的变革,就无法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渐渐长大的傅恒志看懂了父亲事业的兴衰过程,越来越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积贫积弱的中国。
西安刚刚解放,傅恒志就加入了青年团组织,后又光荣地成为班里的第一任团支部书记。1950年,傅恒志大学毕业留校,组织上派他去校工厂带领实习。由于工厂里的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傅恒志每天主动给工人们上课、读报,启发他们的觉悟,并组织建团。久而久之,年仅21岁的傅恒志被称为工厂“政委”。
在采访中,傅恒志总说,“我是被时代推着走”,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变革的时代,让他必须学会做这样的事情。“一心跟着太阳走”,傅恒志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懵懂到清晰,并成为坚定的信奉者和模范的实践者。是信仰,给了他理想的光芒,给了他面对未来的期望。
魂牵铸造,开启科学新天地
1952年,傅恒志才算是真正开始踏上了“铸造”专业之路。
“铸造”是什么?是翻砂,是炼钢,还是烧炉子铸铁锅……这些疑惑,在年轻的傅恒志心中常常泛起涟漪。历史总是呈现出惊人的相似。而对待专业这样的认识,30年后,也曾在傅恒志的学生当中出现。
那时候,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唯一一所按苏联模式组织教学的学校,并请来了一大批苏联专家,于是我国就把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基地,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并组织全国高校派教师来学习、进修。傅恒志就是这样,在1952年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
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傅恒志眼界大开,他知道了机械系还可以分为设计、制造、机床、铸造、焊接等多个专业。通过3年的学习,傅恒志慢慢发现“铸造”中有那么多深奥有趣的东西,值得去研究、去探讨。
解放初期,中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但中国铸造业的整体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而言,还是非常落后的。为了迅速提高我国铸造业的水平,1958年,傅恒志作为当时全国铸造学科唯一考取的留苏研究生,赴苏联最好的工科大学之一的列宁格勒工学院,师从苏联铸造界最有名望的权威聂·亨齐教授,进行耐热合金的研究工作。
那时,用于航空航天尖端技术领域的镍基高温合金性能优良。但在世界上,此种合金都以高含量的铝钛作为主要强化元素,必须在真空下熔化和浇铸,否则极易氧化。而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国内条件还很艰苦,真空冶炼设备极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傅恒志想:能不能搞出一种既不含铝、钛,又不需要真空熔炼,而其性能又与含铝、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合金呢?如果有了这种高温合金,不就解决了国内对这一高温材料的急迫需求吗?
这可是一个“破天荒”的大胆设想!
傅恒志小心翼翼地把这一设想告诉了自己的导师聂·亨齐,师生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具有创新思维。好!”导师大加赞赏。
所谓高温合金,当时是指工作温度能适应700℃以上的一些合金,其中就包括镍基高温合金。今天人们知道,镍基高温合金是加入铝、钛、铬、钨、钼、钽、铌、铼、锆、硼等元素及适量的稀土元素,制成适应于在700~900℃范围工作的一种高温合金。
可是在当时世界上,镍基高温合金通常是利用钛铝在镍基奥氏体中形成细小而呈弥散状金属间化合物γ相,即利用Ni3(Al、Ti)强化合金。若不用铝、钛这一镍基合金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来强化未知的高温合金,那么用什么元素来强化它呢?
而且,无论选用什么元素来强化它的基体,都必须做到在非真空熔炼下不易氧化和腐蚀,并能真正提高这一未知高温合金的强度。
在导师的支持下,傅恒志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先后设计了60余种合金方案,每一种方案的性能测试都在要800℃的高温下持续做6000小时的实验。为了实验,他常常废寝忘食,通宵不眠。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筛选,他花了超出其他同学一倍以上的工作量,在对镍铬钼钨铌合金系列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终于研制出了“无铝、钛的镍铬基”这一新型高温合金系列。在研究中,傅恒志通过无数次的实验,还总结出了以难熔金属强化基体,以新有序化合物沉淀强化及以硼铈改善晶界状态的复合强化规律及合金成分与铸造性能的内在关系。
傅恒志把这些研究成果写在论文《镍铬基铸造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里,在论文尚未答辩、合金尚未最后定型的情况下,他研制的镍铬基新型高温合金就被用在苏联某航空发动机的导向叶片上。这在当时的苏联工业界,可是了不起的大事件。
为什么苏联航空专家特别喜欢这种新型合金呢?
因为该类合金虽然不含铝、钛,不需真空熔炼,但却达到了当时世界上含铝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的优良性能,即不但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填补了国际高温合金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当之无愧地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也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苏联科学技术发明专利和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
在列宁格勒的日子,是傅恒志最为紧张繁忙的。除了研究生的科研外,他还担任留学生列城党总支的负责人。1962年,他从列宁格勒工学院物理冶金系研究生毕业时,虽只30岁出头,却已髭发皆白,使馆留学生党委书记开玩笑地说:“这是红专结合的标志。 ”
一回到国内,傅恒志就被任命为学校科研委员,后来又兼科研处处长,是当时学校最年轻的业务处长。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自己还要授课、带研究生、做科研,怎么办?
傅恒志想想,还是按照过去的老经验,“咬牙拼”!
从苏联学成归国后,傅恒志一直致力于材料学方面的研究。他在科教事业中还拥有许多首创和第一: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他与周尧和院士一起,培养了我国铸造学科首位工学博士; 国内首创以控制液固界面位置为基准的定向凝固稳态及非稳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晶向三维控制技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学科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和定向组织超细化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凝固理论界的突破。
他撰写的《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途径》一文,被陕西省授予1991年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由他和周尧和院士领导的学校铸造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他所在的铸造实验室被评为全国高校实验系统先进集体,从这个实验室已经走出4位院士。
他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他在第五届国际大学联合会上被推荐为理事会成员;1992年被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同年由美国传记研究院提名并获世界终身成就奖;1993年成为我国首批入选由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组成的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95年初被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又荣幸地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岁月弄人,坎坷与成就似乎总是如影随形。
曾经的“红专结合”的典型,在“文革”期间,他被横扫一切打成“牛鬼蛇神”,挂牌子、进牛棚自然是少不了的。当时,他的兜里总是藏着几块牌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等,开会批斗的时候,“需要挂哪块我就挂哪块”。1.83米的大个头,即便是在“俯首认罪”时,也显得比其他人“高出一头”。他因此也常常受到额外的侮辱、拳脚等“特殊待遇”,也为身体落下了病根。
“您没有想过抱怨吗?”笔者曾经问道。
“有资格去抱怨的人,太多了。可是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被打倒了又怎么样?‘文革’结束后,中央拨乱反正,组织需要你的时候,把自己身上的土掸一掸,起来继续干革命,无私无畏,无怨无悔。这就是共产党人最可贵的地方。”傅恒志坚定地说道。
第二篇章:学者两事 道德文章两相宜
“自古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摘自《中州院士风采》中的《献身科教志永恒》一文
他是这样一位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生命因为努力而变得郑重其事和殊为不易。选择是瞬间的决定,而为这个选择进行付出则需要强大的志向和无与伦比的坚持,无论是面对曾经陈旧的体制还是五光十色的现实,扬帆远行的人们固然值得倾慕,而一砖一瓦构造大厦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基石。
当选校长,锐意改革创建一流大学
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调整领导班子,第一次采用投票民意测验的方式选举校长。傅恒志怎么也没有想到,“命运的捉弄”这次会垂青到自己,这第一次民意选举的校长会是自己。
变革的大时代再次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去摔打锤炼。
上任伊始,又恰逢当时中宣部、教育部、航空部联合确定西北工业大学为校长负责制试点院校。傅恒志认真地告诉自己,既然挑了这个担子,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就职那天,傅恒志讲的话不多,却铿锵有力,让很多教职工至今记忆犹新:“在我当校长期间,如果我个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或者领导班子成员有这样的行为,你们随时可以罢我的官。”实践检验真理,实践也考验了傅恒志这番掷地有声的就任宣言。
当了校长,压力和困难都接踵而来。
傅恒志刚刚上任,找他要房的人就络绎不绝。他经过调查,情况的确十分严峻:不仅科研用房和师生员工住房十分紧张,而且教学用房也缺几千平方米,而全校的教育经费每年只有1200万元,基建费每年300万元左右,真是杯水车薪啊。
他还了解到,学校曾对一些用房做过适当调整,但有的部门好房不愿腾,旧房不愿要,许多工作难以展开。怎么办?
傅恒志仔细想了好几个晚上,和学校其他领导几经讨论,决定党政部门首先从宽敞、明亮、舒适的行政大楼,搬到由教室改造的旧楼,让近千名师生和科研人员搬到行政楼。
搬迁动员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学校又大又穷。穷则思变,但怎么变?光是靠国家不行,靠我们几位学校领导也不行,要靠全体师生员工。我们学校不管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员工,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谁也没有特殊,连我这个校长也没有什么特殊。我的言行,请大家监督,让事实作证。”
其身正,不令则行。
教职工都为学校领导班子的风范和魄力所感动,调整工作很快完成。党政干部们又利用假期,义务将办公楼粉刷了一遍,高高兴兴地在里面办公,坚持了几十年。
接着,傅恒志又向全体师生员工提出“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口号,要求大家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共同开创西北工业大学的新局面!
1985年春,面对国家经济依然困难的情况,傅恒志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响亮的口号:“在紧日子中奋进,在改革中发展。奋斗5年,把我校建成具有‘三航’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大学,创全国一流水平!”
这个口号如春风般吹遍了校园,吹得人们心里暖融融的。但也有同志还心存疑惑:西工大要创建一流水平,能行吗?
傅恒志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人心齐,泰山移。虽然就天时地利来说,西工大比不上北京、上海的重点院校,但“人和”是西工大的优势。如何发挥这个优势,那就要“唯贤是举”。他上任后,打破以往用人的条条框框,不搞论资排辈,只要有德、有才、有胆识,就大胆提拔、使用。
后来担任学校财务处处长的唐莽和西工大出版社总编辑张光慎,过去都被打成右派分子,但他俩都有才干,也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傅恒志力排众议,大力推荐。果然,这两位同志工作都特别出色。唐莽对财务严格把关,精打细算,被群众称为“好管家”。张光慎带领大家白手起家,几年来出版图书390种,印刷280万册,先后获省、部以上奖励29项,其中国家级奖6项。
他对青年人才更是关爱有加、大力提携。
毛协民、介万奇、黄卫东、魏炳波、刘林、蔡英文……这些青年才俊,都是在傅恒志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快速成长,如今都已经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专家、学者。其中,魏炳波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介万奇、黄卫东等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
1991年,在一次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中,傅恒志深情地说:“西工大的青年教师状态这么好,学校也要更加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在经过认真地调研后,当年底,在职称评审时,学校就提出向中青年倾斜的重大政策。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得到破格晋升,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兄弟院校相比也是少有的。这样的政策,为西工大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傅恒志还和其他领导同志用两个月时间,对全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出五年规划和实施细则,并在学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制度、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后勤管理制度、教育结构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归纳为 “六改六转变”:
一是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党政分工负责制,把党委包揽一切的旧观念转变为既发挥行政系统对教学、科研统筹、组织、指挥的功能,又发挥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新观念。
二是改革教师工作制度, 实行教师责任制,把只教书不育人的旧观念转变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新观念。
三是改革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实行教学、科研并重,把两者相脱节的旧观念较变为两者相结合的新观念。
四是改革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实行全面学分制、一学年三学期制和中期选拔淘汰制,把学好学差都一样的旧观念转变为优升劣降、提倡竞争的新观念。
五是改革后勤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后勤工作与育人相脱节的旧观念转变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
六是改革教育结构,实行多学科体制,把学科单一的办学观念转变为多学科综合体制的新观念。
春去冬来风景异。
5年后,西工大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校基建面积增加9. 9万平方,14幢楼房拔地而起;逐步形成较强的科技研究实力和先进研究方向,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取得重大科研成果500多项,获省部奖317项,国家奖26项;1989年获国家优秀教学奖6项,名列部属院校之首;1992年全国10所名牌大学的排序中,西北工业大学科研成果数排名第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道路,傅恒志说:“自古学者两事,道德、文章。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这就是他,一位对国家对人民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
大爱无疆,精心育人桃李满天下
对待学生,对待教学,傅恒志非常慷慨大方。“只要是同学们需要我做的,我随叫随到。”他在西北工业大学设立“崇德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做出一定贡献的在读博士研究生。
奖学金的名称是“崇德”,也彰显了傅老师的教育理念:他始终将做人立德放在首位,并且几十年以身垂范。他德高望重,但对人总是和蔼可亲。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教授回忆道,即便是当年做学生的时候,每次向傅老师汇报工作,“老师总会提前打开房门等我前来,谈完后又坚持要亲自送到门外。先生开阔的胸襟和宽容大度的君子之风堪称楷模”。
2005年3月,傅恒志受聘于河南理工大学。之后,他每年从该校给他的薪酬中拿出20万元作为资金来源, 设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用于奖励河南理工大学的师生,截止目前,已累计资助100余万元。
2013年,他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首个翱翔英才“追梦班”名誉班主任,看着眼前朝气蓬勃、青春飞扬的年轻学子,傅恒志鼓励大家,“实现中国梦不靠空谈靠实干,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
傅恒志对学生们慷慨大方,但是对家里、对自己人,却吝啬小气。这些事情提起来似乎“不近人情”、“不可思议”,但是却成了那个特殊时代西工大人难忘的记忆。
1985年底,他到美国参观访问近半年,学校给他寄去400美元,但他回国时原封不动地还给学校,还把节省下来的150美元上交组织。那个年代,出趟国总得给家里带点“大件”吧,而傅恒志连糖果也没带回过一颗。1991年10月,他和4名教授组成访苏代表团,先后到6个城市7所学校参观访问,历时月余,行程2万公里。傅恒志自始至终自己扛行李,没买过一斤水果,没买过一瓶饮料,没花国家一分外汇。
他身居校长、院士之位,生活却异常朴素。家里的家具都是十几年前买的,沙发都磨得掉了皮。他身边的学生说,很少能看到傅老师穿几件新衣服。
2015年的11月的一天,傅恒志把秘书叫过来:“小李,你能帮我去把这个眼镜修理下吗?”原来,他每次外出讲课、做报告,总要至少准备两幅眼镜。“我现在年纪大了,视力也不好,已经是半聋半瞎啦,哈哈哈……”他开玩笑地说道,但是这个用了十几年的眼镜还是挺好,“很有感情”,修下还能用,舍不得丢弃啊。
凭着傅恒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作风,学校里的相熟的师生每每提起他,无不对他肃然起敬,赞叹有加。他的学生提起他更是滔滔不绝。
材料学院刘林教授曾是傅恒志的博士生,回忆起傅恒志先生当年对他的“关爱、尊重、栽培、提携”的往事,仍是感动不已。刘林感慨地说:“我遇到傅恒志这样的良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和荣耀;作为一个过来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每一个期待的眼光,每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温暖学生一辈子……至今,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会自我发问:在这种情况下傅老师会怎么做?这样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
刘林深情地回忆到,他做傅老师的博士生时正逢先生担任校长,期间傅老师非常忙碌,但他有事每次去找先生时,先生总是当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与他探讨问题。“有一次,傅老师带我去厦门参加全国高温合金会议,这是我们从事的学科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会议之前,他就决定要我在会上宣读他撰写的论文。当时我很紧张、压力也很大,他鼓励我,当我宣读完毕走下讲台时,傅老师大声为我鼓掌,还把我大大夸赞了一番。我是那次会议唯一享受宣读导师论文待遇的博士生。这也体现了傅老师甘当人梯的崇高境界。”
“大师最初给我的熏陶,令我受益终身。”谈起恩师傅恒志,刘林有说不完的话,“傅老师研究领域高妙精深,讲课却能深入浅出,我辈至今难以企及;他虽然位高名重,却一点架子也没有,能与所有的人打成一片;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将他的全身心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科研与教学之中;他爱惜人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学新星——他是千里马更是伯乐。”
“我的导师是院士,年纪也大了,能有时间和精力指导我吗?”2005年,年轻的苏海军师从傅恒志攻读博士学位,既激动又有些担心。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顾虑是多余的。
临近毕业时,他把100多页的博士论文送给已经80高龄的傅恒志审阅,还特别建议到“先生眼睛不太好,可以慢慢看”。可没想到的是,只过了两周,傅老师就打来电话说第一稿已经改完了。整篇论文,大到布局结构、理论分析、机理解释,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
看到这改的密密麻麻的论文,这个倔强的小伙子眼睛都湿润了。
傅老师的关爱,很快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印证。苏海军在2009年顺利获得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来在西北工大工作后,他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并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国家首批“香江学者”计划。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傅恒志也觉得这是“做叶的事业”,这是自己的独特能力,他乐观、积极,总能看到事物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我特别能看到青年人的才华,对于这些有才华的人,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做他们的助推器”。
寄望未来,呼吁加强青年人的思想建设
2014年的冬天,傅恒志的书桌上,多了一本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做出很多标记,“受益匪浅啊,希望学校的青年人都能认真读一读这本书。”眼前的傅恒志,热情真诚,眼睛放光。聊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十分兴奋,恨不得一口气将这本书讲出来。
在傅恒志看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应当算是了解中国大势的“好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你看看,现在中外这么多人都在研究这本书。书中提出了中国的治国之道,回答了中国的路该怎么走的问题,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中坚力量,我们青年人更应该仔细研读,学以致用。”傅恒志说。
傅恒志自称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自己与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可谓罕见。其中,也暴露出我们在发展当中的很多问题,有些还比较严重。
“怎么看待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
“如何理解现在社会上的分配不公的问题?”
“中国今天发展的大势是什么?”
……
傅恒志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现在在网络上、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趋势,那就是唱衰中国。”傅恒志严肃地说,“作为高等学校,我们是教育人的机构,要特别注意加强青年人的思想建设,加强青年人的道德养成教育。”
出生于旧时代的傅恒志,亲身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发展、壮大的峥嵘岁月。他说,社会是不完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这个过程当中,不顺心、不如意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以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工作,要有去改变、去改革的激情和热情。
傅恒志说,现在我们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有一流的精神和文化。“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不是按照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标准就足够了?当然不行!”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心,就不可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为它献身的决心和实践。我们西工大的教学科研工作,一直是立足于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可究竟什么才是国家未来的战略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
他说,大学生如何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何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都是当代青年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加强思想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
第三篇章:“三高”老人实现自我提升
“科学技术浩如烟海,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格物致知,求索创新,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这虽然是艰苦的事业,要求刻苦认真、坚韧不拔,全身心地投入和永不停歇地探索,但其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和引人入胜、令人神往之处。”
——摘自傅恒志在《光明日报》中《格物致知,求索奉献》一文
他并不苛责自己,可能是觉得上天待自己不算刻薄;他也不任性妄为,不管年龄和岁月如何追赶,作为学者和教师,如何才能在这两端之间选择一个更为合适的支点?他选择听从内心,这是最自然的状态,做最真实的自己,目标明确的同时也看淡一切。
耄耋之年,坚持科学研究
傅恒志已经是87岁高龄了,凭着他对“铸造”的热爱、对教学的热爱,他仍然保持着充沛的经历和对新生事物的敏锐,依然坚持在学术第一线。
他常年奔走于西北、东北和中原的几个著名的高等学府之间,对待科研和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始终不渝。
说他忙碌,绝对此言不虚。
笔者曾经以“傅恒志”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进行全文文章检索,共搜到3291条结果,大致反映出傅老师在一段时间内的学术活跃程度。比较而言,20世纪的60-90年代,每年关于他的条目都相对较少,低于40条。而进入21世纪以来,活跃程度逐年走高。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每年都有超过200条关于他的条目。(以上数据截止2016年3月10日)
但在其中,笔者也发现,有关傅老师的新闻报道极少,不超过3%,绝大多数是他撰写的论文、学术报告,或者是指导的研究生论文等等。
尽管这样的分析,不甚全面,“但是也基本上反映出大致的情况”,傅老师肯定道。
2008年8月,由傅恒志主撰的130余万言的《先进材料定向凝固》一书终于面世了。为了这部书,他花费大量的心血,精心撰写自己承担的数个章节,还逐字逐句的修改审核作者的文稿。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欣然提笔为该书作序。徐匡迪写道:“2006年中国工程院第12次院士大会期间,傅恒志院士向我提及拟组织相关同志撰写《先进材料定向凝固》一书,我当即表示十分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我对傅先生在这一领域中斐然的学术成就早已十分敬慕,还深知他是治学严谨的领军人物,承担着这一学科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中青年科研、教学带头人。院士大会后,我曾听说傅先生患了眼疾,也着实为他挂念了一番,却不料今年的院士大会前夕,100余万字的书稿已请人送到我的案头。我对傅恒志先生致以诚挚的祝贺,并为中国材料科学工作者感到自豪!”
傅恒志凭着这股坚持创新精神,始终站在学术发展的最前方,高瞻远瞩,不断地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近年来傅恒志带着他的研究生们开展了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的研究工作,试图全面实现无坩埚、无容器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场约束下的直接成形。经过连续多年的探索,在系统试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初步结果:可以使高熔点液态金属在真空和无接触情况下初步成形为多种非规则形状。这项技术如能成功,将可能是材料无接触、无污染、直接凝固成形设想的实现。这将会是材料成形的一项崭新的、有革命意义的跨越。
“我当老师,如果从大学毕业算起,也已经60多年了,跟同学们摸爬滚打已经超过了一个甲子。我教书育人,同学们也启发我、教育我,我们互教互学。”傅恒志畅言,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喜欢和大家交流学术问题,喜欢和青年人聊聊关于科学的话题。
他是天生的演讲者:思维灵敏,逻辑清晰,声音和肢体语言都充满号召力,还能在恰当的时候添上恰当的幽默。这种演讲与仗义、豪爽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傅恒志的领袖气质。这也令他在学术圈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他的演讲,让已经是长江学者的黄卫东教授,在30年后仍然印象深刻。入学时的新生见面会上,他对铸造专业的精彩解读,不仅打消了青年学生的顾虑,“如果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学术创新,用哲理去分析
对于一个自我要求甚高的人来说,让自己满意,远比让他人觉得满意困难。关于科学这条路,傅恒志走得其实比他人所见的来得艰辛。与天才之姿降临不同,傅恒志其实从来不是最有天赋的那一个。他是靠修炼、靠练苦功往前走的。
对于创新,他更主张用哲学的高度来解读分析。
“科学的创新一定要注意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通常在探索过程总要出现多次的失败,在失败中可能发生偶然出现的现象,其中包含启发新思想的萌芽。只有不怕失败,观察敏锐的人才能在单调重复中注意到新的现象或思想的萌芽,并将之发展下去。”
“任何创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预见性的发展。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这其中,又有偶然性。科学的必然,又都是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偶然呈现的。比如说,量子力学的创新,没有牛顿力学的支撑,就不可能出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要过分突出偶然性,要更多地强调认识的必然性,这才是具有更大普遍意义的。要敢于和善于迎接现实的挑战,尤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东西,要敢于和乐于去‘碰’,不要躲开难题绕道走。”
傅恒志的分析,娓娓道来,却又富含哲理的分析。
“现在社会上和校园里,都有一种虚浮之风。有的老师和学生,过分强调发论文、看重影响因子……甚至不是‘创造’文章,而是去‘造文章’,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他眉头紧锁,不无忧虑地说。
“这些问题,我们也要辩证地、历史地、唯物地去看待。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个过程,需要积累沉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作为导师,我们就要更加注重正向引导,树立典范,榜样引路,不宜于过度指责。”对待学生,他总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你们大胆问,不要害怕把我问倒了。导师也不一定完全正确,院士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咱们共同学习嘛!”傅恒志时常如此鼓励同学们。他的课堂上,也总是荡漾着学生们青春的微笑和会心的掌声。
“傅老师,我想和你报告一些设想?”有一天,一名研究生兴冲冲地找到傅恒志汇报研究进展。
“好。你说说看……”傅恒志微笑着回答。
“我想用电子空位理论,设计算法、构建模型,探讨高温合金设计领域的这些问题……”研究生洋洋洒洒地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慢慢地,傅恒志原本满含笑意的面容有了些许沉重,他一反常规打断了年轻人的汇报,“你对电子空位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好像有偏差。”平时和蔼的傅老师,此刻异常严肃。
而让他紧张的是,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有的同学热衷于使用先进的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但是却并不理解其中公式和模型的道理。
“这怎么行?”傅恒志有些焦虑了。
在很多人看来,成就等身的院士,应该致力于更加高精尖的科技创新,“但是我年纪大了,精力也不够。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冲锋陷阵了,我能做的,就是为同学们摇旗呐喊、端茶送水。就这工作,还不一定能做好呢。”傅恒志笑着说。
于是,他翻阅资料,整理素材,在自己几十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整理了材料科学基础专题系列讲座。迄今,已经准备了10讲。“有生之年,我要把这个讲座讲好、完善好,争取再把讲座内容汇集成书,留给后人。”
2014年年底,他在西工大开设系列讲座8次,当时的“院士大师班”课堂,一座难求,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反响热烈,大赞“机会难得”,“好听过瘾”,并为傅恒志的科学精神和大家风范深深折服。
2015年9月,傅恒志等撰写的一部近90万字的皇皇巨著《航空航天材料定向凝固》正式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赞叹道:“(傅恒志院士带领他的弟子及研究团队)其研究成果涉及技术领域之广、水平之高,在国内外可谓是独树一帜。”
耄耋之年的傅恒志,自诩已经是了无牵挂。让笔者诧异的是,总是给人积极力量的傅恒志,也有过这么一段虚弱消沉的日子。那是在2013年初,他刚从昆明出差回来,因为舟车劳顿,加上天气变化,他因为感冒发烧,不得不住院治疗。病床上的他,身体不舒服,情绪也很差。
彼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考量。还在病榻上调养的他,学习“中国梦”的相关论述,有所感悟,“遂成四句以自勉”:“荆棘漫道向阳走,跌宕起伏不回头,耕耘求索丝方尽,残烛成灰身方休”。
他谦虚地说:我是一位科学家,但更是一位共产党员,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多年培养教育的结果。我深知这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常常回响在我的耳畔,激励我不断进取,以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想到这里,身体似乎都“轻快了许多”,很快就康复回家了,“哈哈哈……”傅恒志回忆道。
“世界上除了生死,没有不能逾越的困难”。87岁的傅恒志已经有足够的资历来说这句话,“只有用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可以掌握的命运”。
“不为潮流所役,不为利益所驱,不为他人所动,用心做自己喜欢的角色,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大概这就是傅恒志能够取得那些令人嫉妒的成功的最大秘密吧。”
我想,这些也许都是他一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注解和感言吧。
后记:
与傅恒志对话的两个小时里,充满了正能量,那些关于科学、教育、人生的字眼闪闪发光。没开口的他,泯然众人。但当他一张嘴,就像摁开了开关,自带光源,浑身发亮,还是镭射的。
这个时候,你在他身上,能切身感受到一种时间对人体雕刻的印记。
他的成就曾给我极大的震动,但只有当他坐在我面前,用特有的讲课的方式、眉飞色舞地接受了两个小时的采访后,我才明白,傅恒志之所以能成为学术大家,是因为他沉醉其中;不是无法自拔,而是无法分离。
这样的老师,是真正幸福的。
(文/王凡华)
学者小传:
傅恒志,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教授。1929年生于河南开封。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物理冶金系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处长、系主任、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兼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会常务理事。1993年当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获“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出版专著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