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海疆任驰骋 毕生铸就大洋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

来源:党委宣传部

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拥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域面积,而在年近80岁的徐德民院士心中,这片“蓝色国土”是值得他为之奋斗终身的无垠疆场。

本世纪以来,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争夺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斗争日趋激烈。向海洋要安全、要资源、要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机遇和召唤。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而言,走向深海大洋,意义重大。

“国家兴亡看海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德民教授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航海学者”,他肩上的责任重若泰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放眼全球,不论是对海洋科学的研究探索、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工程的施工作业,还是对海洋权益的维护,都离不开“水下航行器”这一重要的技术支撑装备。

“自主研发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海洋作业能力,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参与国际海洋竞争的能力。”长年从事航海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的徐德民教授深切地意识到这一点。

从成为“航海人”的那一刻起,徐德民便致力于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在报国强军梦想的感召下、在勇于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他始终不忘肩上的重担,带领研究团队无数次地冲关破隘,完成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从0到1、再到100的飞跃。

“做科研就是要为国家做出实际的贡献。”“做科研就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牢记创新、挑战、责任”这是徐德民的科学信念。

作为一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徐德民把创新和责任刻进灵魂、把祖国的航海事业视若生命,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5年,徐德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今,年近耄耋的他仍然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带领着西工大水下航行器创新研究团队继续破浪前行。

一 战火中成长 立志为国家科教事业奉献一生

科技落后、国力不强,就要被别的国家欺负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整整四个月后的11月7日,徐德民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尽管成长于西北抗日战争大后方,童年时期的徐德民还是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徐德民在宝鸡就读小学之初,正值抗日战争激烈之时,他所学的课本就是“抗战读本”。当时,作为大后方战略要地的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经常受到日本飞机的狂轰乱炸。在徐德民的童年记忆中,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成为一道抹不去的伤疤,每当防空警报响起,他和家人就慌忙跑到位于县城北面的山坡窑洞里,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

“科技落后、国力不强,就要被别的国家欺负。”经历过这段战争岁月,童年徐德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报国强军的种子。

立志报国的他发奋读书。1956年,成绩优异的徐德民被推荐考入了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航海专业。从那时起到2016年,徐德民在西北工业大学已经度过了60载岁月。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内陆的陕西娃,徐德民刚刚学习航海专业时,对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他只是从课本上得知,近代以来,侵略者往往都是首先从海上对我国发动进攻的,所以加强海防建设对国家非常重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研究,徐德民逐渐喜欢、热爱上了航海专业,并立志为祖国的航海事业奋斗一生。

1959年,徐德民在西工大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入党的原因,徐德民说:“这完全出于我朴素的切身体会。”原来,1949年解放时,解放军部队住进了徐德民居住的大院,当时还是孩子的他,看到解放军战士和老百姓相处融洽,军纪整肃,还经常跟徐德民一起玩耍,跟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对比。

“解放前,我们国家受外国欺负,人民生活贫困潦倒;解放后,国家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学习了国防专业之后,我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徐德民说。

实验一定要继续,管子再烧坏由我负责”

1960年,徐德民作为预备教师留校工作。一个偶然的契机,徐德民和水下自主航行器结了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国急需自主研发一种水下航行器,而在此之前,我国完全没有研发、生产这一产品的先例。

上级安排西工大承担其中一项关键技术系统的研制,并要求在两年之内拿出初期可行性方案。而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随着一年的宝贵时间在“武斗”中被白白浪费,眼看离最后期限只有一年时间了。就在此时,作为青年教师的徐德民被指定为这项任务的负责人。

“在此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种关键技术的研究。但是,这是上级的命令,我不能拒绝。”徐德民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在他的申请之下,学校将声纳、自导、电子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调集组成一个研究团队,由30岁出头的徐德民担任负责人。

这项从未在中国大地上开展过的研究从此迈出了第一步。完全自主创新的项目,要在一年内拿出可行性研究方案,团队压力巨大。倒排进度、制定计划,日夜加班加点,徐德民和队员们扛起了肩上的重任。“没有星期天,也没有白天晚上。”为了赶进度,大家拼命工作。工厂来不及加工器材零件,他们就亲自下工厂,和工人一起干。

紧迫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研究经费。实验中需要用到大功率晶体管。当时,我国刚刚开始大功率晶体管的试制工作,制作的晶体管不仅性能不稳定,而且价格昂贵。那时,徐德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8.5元,而一个晶体管近300元。当在实验中烧毁了两个晶体管后,承担这项实验的老师便不敢再继续试了。

“实验一定要继续,不要怕,要仔细,管子再烧坏由我负责!”徐德民鼓励大家说。就这样,暂停的实验又开始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再出现烧坏管子的现象了。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回想起这段经历,徐德民说:“那时大家都很年轻,抱着极大的爱国热情,工作特别积极。”

有了前期的研究经验,上世纪70年代初,当看到水下航行器在国家未来海洋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考虑到我国科技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后,徐德民首先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水下自主航行器,并主动承担起总体方案论证和原理样机设计等重要技术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徐德民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使航行器的速度等主要性能显著提高。同时,他还开创了我国水下自航器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技术的新局面,这项成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创性,是我国在水下自航器控制技术方面的重要突破。

1985年,此新型水下自航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有所斩获之后,徐德民便着力打造西工大的水下航行器研究团队。上世纪80年代,他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水下自航器控制系统数字式半实物仿真实验室;90年代初,他提出建设“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97年至2016年,实验室已投入运行近20年。

徐德民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水下自主航行器三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验样机、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工程样机,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完成了“八五”重点项目“多时变参量变质量体系控制研究”,建立了水下自航器多时变参量动力学模型,提出4种新的鲁棒控制方法,并于1996年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勇于创新、不断挑战”徐德民深知,在国外先进武器研究资料对我们封锁,试验设备无法买到的艰难环境中,勇于创新、不断挑战的精神尤为重要。

“心怀大局、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一名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徐德民始终认为,科学工作者为国家富强做贡献是自己应有的责任。

创新和责任,这两个铭刻在徐德民灵魂深处的词汇,是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也是“西工大精神”代代传承的体现。

二 困境中拼搏 “祖国的航海事业就是我们的生命”

认准新型水下航行器研究 贷款也要做项目

1998年,是徐德民人生的“拐点”。这一年,60岁的他离开了学校领导岗位,在常人看来,这正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纪,而他却反其道而行,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让徐德民放不下心的,正是水下航行器的相关研究。当时,各国在制海权上的争夺锋芒毕露。立志强我海防、固我海疆的徐德民经过长期研究思考,提出研制远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新方案,并担任原理样机总设计师,期望重点突破增大航程、精确定位和运载能力等关键技术。

为了争取立项,徐德民和项目组的同志,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收集资料、撰写论证报告,一次又一次地到有关部门汇报。然而,由于所提出的项目技术跨度大、路线新,国内外尚无先例,尽管经过反复论证、四处游说,他们仍未得到支持。有人甚至委婉提出了“这一方案不可能实现”的意见。

更多的人则是为60岁的徐德民担心。如果出现困难,课题无法继续下去,影响到自己的学术声誉,怎么办?这个年纪担这么大的风险,值得吗?对于这些问题,徐德民从未放在心上。他考虑的是国家的需要、项目的意义,个人得失则被他全部抛在了脑后。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学术研究基础和项目管理经验让徐德民清楚地意识到,通过努力,项目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随后,秉持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顶着舆论和经费上的压力,他开始了计算研究和仿真试验,并通过更严格的方法反复论证、演算、仿真,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武汉、九江等地调研、试验,取得了有力的论证结果。终于,上级机关表示原则支持此项目,同意开始自行研究。

项目获批,徐德民的压力反而更大了。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团队和资金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勇于攻关、善于创新的研究团队,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随着“组建一支水下航行器技术团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徐德民走上了艰难曲折的奔波呼吁之路。

在徐德民的精神感召和不懈努力下,1999年1月26日,以他牵头,由十多名成员组成的航海学院“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广纳贤才、打破专业界限,很快就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队伍拉起来了,可研究经费从哪里来呢?为寻求经费支持,徐德民和项目组到业内多家研究所、生产企业寻求联合研制,但这些机构均认为投入太大、风险太高,婉言拒绝。

“没有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上!”徐德民没有退缩。他一边带领项目组的同志们四处借钱筹措经费,一边恳求对口厂、所免收或少收实件制作费、试验费,出差更是省吃俭用,以节省开支。

最终,在徐德民的努力和坚持下,在那个普通教师一个月只有六七百元工资的时代,研究所贷款160万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开始了新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研究。

队伍和资金都有了,徐德民对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倍加珍惜,他和团队甩开膀子干了起来。然而,在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看不到眼前效益的情况下,有人表示“真的受不了,要退出”了。

最终,5个人坚定地留了下来——宋保维、严卫生、刘明雍、胡欲立、潘光,他们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各有建树,日后成为被业内所熟知的“五虎上将”。

年轻学者的信任和追随,让徐德民倍感责任重大。他说,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研究一个全新的重大项目,如果没能取得成功,耽误了青年才俊的学术生涯,就无法对国家、学校和这些青年教师、学生及其家人交代。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把压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与“五虎上将”拧成一股绳,团结拼搏、不畏艰险,向更高的科研目标奋勇攀登。

数不清的艰辛和汗水 终于得到了认可

1999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经过一番不分昼夜的努力,项目研究终于进入了关键分系统的试验攻关阶段。顾不上自己的高血压和哮喘病,徐德民带领团队远赴某地进行水下航行器的动力试验。此时的试验场里冰天雪地,尽管裹上了厚厚的冬衣,许多年轻小伙子仍冷得瑟瑟发抖,而徐德民已年逾花甲,他顶着刺骨寒风,亲临实验一线,与大家并肩作战。

第一场关键性试验正式开始了。正当春节临近之时,在寒风和劳累的双重夹击下,徐德民病倒了,高烧近40度。医生让他住院治疗,同志们也劝他好好休息,可他硬是拖着生病的身体,忍受着长途的颠簸,亲临300多公里外的试验现场。

还记得那一天,当银发被寒风吹乱的他步履维艰,却一脸笑容、双目炯炯地出现在试验现场时,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刚输完液的他如同往常一样,仔细核对每一个环节、亲自参加关键步骤操作。在徐德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同志们热情高涨,在严寒中干得热火朝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攻关,团队终于完成了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工作!

时间紧迫,他们只争朝夕。对于这群把生命献给祖国科研事业的人来说,一分一秒都无比珍贵,不论生病还是节假日,都不能让他们离开科研战场。一直以来,团队每个人心中都铭刻着一句话:“祖国的航海事业就是我们的生命”,徐德民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誓言。

没有假期、没有饭局,没有福利津贴、没有奖金,实验场地和设备极差。团队成员还记得,在小小的601室,他们开会、碰头,共商大事。桌椅不够,就站着。“有一次,我们见到601室里摆了张沙发,高兴极了,一屁股坐下去,没料想身子刚落定,沙发便炸开了,炸出一堆破棉烂絮。”

他们默契地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出差,不论去哪儿,只坐火车和汽车,从不乘飞机。科研最需要的笔记本电脑,他们连一台也没有,只得想方设法借。每每提着借来的笔记本电脑出差,坐在硬座车厢的他们便把电脑紧紧地抱在胸前,唯恐丢失。“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转眼,2000年的钟声敲响了。团队开始进行导航系统的试验攻关。由于该项目的导航系统在行业内属首次使用,其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几乎没有可借鉴的资料,这给本来就困难重重的研究又增加了一丝风险。

搞科研没有捷径。无数次反复试验、无数次不厌其烦的数据比对……徐德民带领项目组针对几十种仿真结果,绘制出数千幅曲线反复比较,一个一个地攻克难题,终于确定了导航系统的最佳技术状态。

由于研究基础扎实,工作十分严谨,群策群力,科研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终于获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时,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徐德民面前,如何展开校企联合,从而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完善、提升,乃至突破?

“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才能最终为国家所用、为国防做出实际的贡献。”徐德民下定决心,要让团队的科研成果尽快报效祖国。

可是,当这群象牙塔中的大学教授带着最新的科研成果,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市场中时,却发现很多企业对大学教师和高校成果抱有不小的误区。产业化之路陷入困境。

是金子总会发光。时任昆船公司总经理的陈天立先生独具慧眼,看到了项目合作的发展前景,他力排众议,提出在财力物力上给研究团队予以支持。并当即决定与团队签订合作协议。

徐德民的心情终于释然了,头顶的天空也豁然开朗。这份喜悦,来之不易。

2001年1月,3年来的坚持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新型水下航行器研究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预研项目。

项目受到认可,徐德民干劲更足了。他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开始了水下自航器控制、导航、总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科学试验研究。从此,新型水中兵器和新概念水下航行器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工程型号研制,正式拉开了壮丽的序幕。

时间长河奔腾不息,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即将到来。顾不上休息、更来不及庆祝,徐德民收拾好行囊、组织起队伍,一行人马向云南奔去。那里,一场更为艰辛的湖上验证性实航试验,正等着他们。

争分夺秒。他们抓紧时间做起了各种单项试验,跑船试验、模拟试验、动力试验……由于经费有限,团队只能到废弃厂房将老旧机器设备维修改造后再做试验,而做马力试验的场地就位于大山深处一个废弃的工厂里,道路崎岖,最为偏远。

一天晚上10点多钟,徐德民与同志们一起,乘坐面包车向山谷深处的马力试验场驶去。晚风卷着残月把微弱的星光洒在路面上,山路蜿蜒盘旋,在车灯的映照下,大山神秘而壮美,黑夜无边,他们唯有勇往直前。

夜半时分,面包车终于平安抵达试验场地,面对简陋的宿舍和湿漉漉的被褥,徐德民没有抱怨,与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阴冷严寒的夜晚。

在云南高原的大山深处,试验一项项开展,时间也一天天过去,团队在云南高原度过了整整一年时间,又一个除夕的脚步临近了。没有拿到最终的数据,试验就绝不能结束。大家鼓足干劲儿,终于,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试验成功了!农历新年钟声敲响时,徐德民和全体项目组成员一起,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除夕之夜。

整年在外辛苦奔波的他们,终于在新春到来之时与家人团聚了。多年来,说起家人,项目组成员心中都隐藏着说不出的愧疚,而对于独自承担家庭重任的家属们来说,心中也多少有些怨言。细心的徐德民注意到了这一点。

谁也没有料想到,趁着春节休假的机会,徐德民竟然亲自把家属们召集到一起,试图解开大家的心结。他刻意让组员回避,只与家属交流谈心。面对这位真诚的老者,家属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把心中的不满和牢骚都说了出来。听完家属们的发言,徐德民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和深深的感谢,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就这样,徐德民的一片赤诚,换来了家属们对研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两天的短暂休息后,大年初三,从云南空运回来的设备终于到了。徐德民和同志们又一头扎进了仿真实验室。假期停止供暖的实验室内寒气逼人,穿上厚厚的冬衣,大家干了起来。

数不清有多少通宵达旦的日子,更算不清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在突破各种单项试验的基础上,2002年3月底,项目组终于迎来了水下航行器的湖上验证试验阶段。

率领团队冲关破隘 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云南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海拔1900多米,是一颗美丽而神奇的高原明珠。

清澈纯净、碧波荡漾的抚仙湖水,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这样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可是徐德民和他的“战友们”却顾不上留恋这宜人的景色,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深水试验中。

在旁人看来,泛舟抚仙湖是何等的悠闲和享受,而徐德民和团队成员在湖上作业时却背着沉甸甸的压力;在旁人看来,云南的阳光是那么温暖而热烈,而他们的面庞却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在旁人开来,抚仙湖荡起的浪花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而他们却在颠簸起伏的甲板上忍受着晕船的不适。

连续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徐德民的高血压和哮喘病更严重了,他经常感到头晕气喘。为了不耽误工作、不让大家分心,他决定把老伴接到云南来照顾他的生活,可是这样一来,家中的小孙女便无人照料了,于是,徐德民干脆让小孙女也一起住进高原。

夜以继日,随着导航系统的精度和适用性等问题顺利解决,自航器终于要下水了。看着凝结了多年心血的自航器进入水中,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然而,始料不及的事却发生了,产品入水后发生了较大的横滚,这就意味着,试验失败了!

面对眼前的意外,队员们都傻了眼。“怎么回事?”昆船公司的技术人员吃惊地问。紧急关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徐德民,只见他依然冷静沉着地指挥着:“不要紧张,千万不要急躁!”

应急措施迅速展开。徐德民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协调大家一起寻找事故原因。团队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地反复试验,仍找不到故障原因。在那段灰色的日子里,项目组里不仅听不到笑声,连高声讲话的声音也没有。这时候,徐德民一面给大家鼓劲儿,一面要求每个人把自己负责的工作认真检查几遍,重复实验的每一个技术环节。经过不分昼夜地连续奋战,项目组最终确定了问题所在,排除了故障。

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在徐德民的带领下,项目组无数次冲关破隘,无数次攻关-失败-再攻关,经历了“非常之难”,锻造出“非常之功”,创造了没有先例的“水下奇迹”。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水下自航器长航程试验正式开始。长航程试验的里程是短航程试验的数倍,以前的短航程试验尚处于可控范围内,而长航程试验却是在无法监控的条件下进行,这意味着科研团队根本无法掌握前线情况,只能被动地等待消息。

长航程试验的第一天,自航器下水后,焦急的等待便开始了……终于,检测组传来消息——产品准确进入预定区域,试验非常成功!这一刻,他们相拥庆祝、欢呼雀跃。人群中,有人看到平日里如钢铁般坚强的徐德民,默默地抹了抹眼角流下的泪水,这是历尽艰辛终获成果后流下的喜悦的眼泪。

长期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眼看“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徐德民做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邀请团队家属来昆明旅游。多少年来,埋首科研的队员们终于可以和家人们享受旅行的惬意和团聚的温馨,这份幸福来之不易。许多年后,每每提及这次团圆,大家都难以忘怀,这是他们投身于科学研究和试验以来,第一次与妻儿一起在假期享受旅行。

“五一”假期结束后,紧张的试验工作又开始了。

随着徐德民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一项又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制任务,2004年,相关技术性能检测的海上试验——真正的深水考验拉开了帷幕。

“第一次海试,徐老师就和我们一起登上舰艇,进行项目测试。当时,海上风大浪高,人在甲板上站都站不稳。别说徐老师已经年过花甲,就是我这样40出头的人也有强烈的晕船反应。”回忆起第一次海试时的情景,“五虎将”之一的宋保维教授记忆犹新,“我们都劝他回去休息,可是徐老师硬是不顾我们的劝阻,这让在场的很多官兵都十分感动。”

当时舰艇上的一位舰长告诉宋保维:“有这样的老科学家来研制我们的装备,我们很放心,也备受鼓舞。”

时间紧、任务重,海况复杂多变。近10米高的海浪打来,船体剧烈颠簸,徐德民咬牙坚持在一线,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党的事业重于泰山,作为项目负责人,要严格把好每一道关。

经过不断攻关和完善,此项目让自航器精度提高4倍以上,功能提高近3倍,项目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国防、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关键技术和原理样机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亲临现场视察后,一致表示:“很振奋,很高兴!”肯定了研究成果对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

创新不易,创业维艰。从1998年白手起家,到2004年载誉而归,再到2007年水下自航器量产,徐德民用8年时间开创了水下自航器的新局面。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他笃定目标,凭借“公诚勇毅”的精神,发扬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的作风,从实践中找真知,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从低谷走出来,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取得了胜利的果实。

“科学研究必须严谨、扎实。还要找到科学的规律,找到研究的诀窍。”徐德民说。

2005年12月,徐德民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位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科学事业中的资深科学家,在这一殊荣来临时却说:“荣誉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不能被荣誉所累,要勇于走出荣誉的光环。”对于成功和荣誉,徐德民虚怀若谷,总是以更高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攀登。

明年,徐德民院士就80岁了。他至今仍坚持奋战在试验的第一现场,努力让又一型水下自航器研制工作“走完试验的最后一公里。”很多人劝他:“您这么大年纪,不必亲自在海试一线,太辛苦。”可是,徐德民却说:“在现场,我不仅要在大的方面把好关,还要在细节上把关。因为我提出来的许多东西,往往是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如果我在现场大家就会很踏实;另外一方面,创新和挑战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我在第一线,责任就由我来担当。”

徐德民反复强调一句话:“做科研一定要做别人没做过或别人做不到的东西。要勇于创新、不断挑战,敢于担责任。”

在团队成员心中,徐德民已经不仅仅是团队核心和学术负责人,他是引领团队科学精神的心灵导师,他是知识的向导、科学的向导、精神的向导,更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三 科研中育人 “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希望我培养的学生能超过自己

执教50多年、长期担任西工大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徐德民对“科教兴国”战略深有体会,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建设人才有深入的研究。

“我希望我培养的学生能超过自己,这样科学研究才能不断突破,不断前进。”徐德民说。

他主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通才制定规则,给天才留出空间”。

他强调以学术民主来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已有知识,而更在于培养、激励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他提倡通过科研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科研经常会经历失败和挫折,这锻炼了学生的毅力;科研实践要求每个人独立承担任务,这激励了学生的主动性;科研也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这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徐德民说,通过科学研究,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3种基本科学素养。“这是我的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也是我对后辈的要求。这是西工大的传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徐德民既是“严师”,也是“良师”。指导学生论文,他会尽量选最前沿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充分激发学生潜力;不论是博士论文还是硕士论文,他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审阅,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他重视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他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奉献、诚信、友善、正直、谦虚、务实、严谨……这些质朴却珍贵的品质,是学生们从徐德民身上获得的无价之宝。

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徐德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60余名,其中,宋保维、贺昱曜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指导的研究生不少已成为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宋保维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严卫生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明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如今,西工大航海学院的多位学术带头人都是徐德民的学生。因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卓越贡献,他先后被授予原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徐德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已是博士生导师的宋保维教授,一提起自己的老师徐德民先生,心中便充满了感激和敬仰:“面朝大海是我儿时的梦想,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与人格魅力的牵引,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他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自己的质朴人格托起了我成长的平台。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永远是我的楷模,时刻激励着我像他那样去学习、去工作。我为有这样的师长而骄傲!骄傲于师长对教育的赤诚和对事业的执着,骄傲于师长的人格魅力和对晚辈的情谊。”

放心任用青年教师 敢于给年轻人压重担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徐德民突破课题研究的局限性,注重推动整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领导建成了我国惟一一个“水下信息与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指导建成“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创建水下航行器控制专业,创设“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主编我国第一部“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教材,相关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1998年,新型水下自航器项目起步之时,他就打破专业界限,广纳贤才,凝聚起一支由多学科组成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了让年轻人尽早迈入课题研究的正轨,他放心任用,将青年教师安排在关键岗位和不同的研究方向上,敢于给年轻人压重担。在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总装备部基金、预研项目以及原国防科工委的一些重大项目申报和立项时,他均安排青年教师担任课题组组长,设备和经费的使用也优先考虑青年教师。

作为团队的核心,徐德民总是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带动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大家优势互补、协力攻关。他领导的团队中充满真诚和关爱,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迅速脱颖而出,很快成为国内本学科的知名学者。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在某型号水下自航器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五虎上将”了。徐德民率领的团队被原国防科工委评为“科技创新团队”。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徐德民说,现在,他最希望为年轻人的发展铺好道路、搭好阶梯,为他们攀登高峰创造更好的研究平台,使他们进步得更快,能够登上更高的科学之峰,从而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德民院士简介

徐德民(1937.11.7-)。兵器科学技术与水下无人航行技术专家。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7-198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航海学院教授、水下信息与制导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等职;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总装备部水中兵器专业组成员、香港学术评审局成员等。

长期致力于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型号研制项目的总设计师,在水中兵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导航与控制等方面有重要建树。完成重点科研任务30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和荣誉20多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18名,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2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徐德民院士带领的团队被原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赵珍 摄影/郭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