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双创>>建设成果>>思政创新工程>>正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谭永华为西工大学子讲授思政课

西工大新闻网5月5日电刘建平)4月27日,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教学东楼B座306教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谭永华受邀为师生讲授题为《坚守报国初心勇担强国使命》的校友思政课。受疫情影响,此次思政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现场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校友总会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选修学校特色思政课《大国三航》课程的同学们共同聆听了思政课。

谭永华校友在课堂上以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入,突出了航天动力对开启人类太空之门的重要作用。谭永华校友谈到,航天动力新时期融合创新发展,将有力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将成为孕育未来太空文明的科技火种。

微信图片_20220505144614.jpg

随后,谭永华校友从液体动力起步发展筑基石、液体动力“三高”发展开新局、发动机研制经历三个方面讲述了以液体动力为缩影我们航天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和感人事迹,介绍了液体动力发展成就、趋势,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对发动机的研究历程。当讲到航天液体动力事业在三线建设时期的事迹时,谭永华校友用现场图片、感人事迹再现了当年老一辈航天人一边抗洪抢险,一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时代壮歌。谭永华校友说,“三线建设时期,锤炼了液体动力人勇于拼搏奋斗,勇于攻坚克难的顽强品格,成为液体动力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克难前行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谭永华校友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为主的液体动力“三高”发展,重点讲述了“三高”发展的重要举措、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等。谈到未来发展谭永华校友强调,液体动力一小步,中国航天一大步,要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主动应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和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局面,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绩体现“两个维护”,书写新的百年征程。接着,谭永华校友介绍了液体动力特点、液体发动机发展阶段、研制经历等内容。最后,他深情寄语青年学子,勉励学子们要坚守报国初心,勇担强国使命;发扬航天精神,梦想创新实干;坚定理想信念,不畏前路艰险。

课后,同学们围绕航天精神、行业发展、专业知识与谭永华校友展开交流。面对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谭永华校友结合国家规划、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内容为同学们耐心解答,同学们收获满满。

微信图片_20220505144619.jpg

材料学院李明祥同学课后感言到,在谭永华学长的讲述之下,我们走进了中国航天发展史艰苦卓绝的几十年。老一辈的航天人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在困难中做出巨大成就。今天,航空航天事落在我们新一代的肩上,我们应当秉承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继续发扬航天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航天学院董锋同学谈到,学长对我提出问题的回答让我对航天领域基础研究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深刻地理解到了基础研究对包括航天事业在内的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意义。对于我而言,今后要学好掌握好基础学科,打好基础。深耕技术高地,攻克技术难关,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累更多经验,厚积薄发。

课堂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蒲传新、学校校友总会办公室可方玲向谭永华校友线上展示了西北工业大学校友思政课主讲人聘任证书。

微信图片_20220505144609.png

本次校友思政课由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晓在主持活动时,对谭永华校友关心母校发展、支持人才培养工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谭永华校友的基本情况。杨晓指出,学校持续推动并开展“校友思政课”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学生军工报国专题教育,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切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的重要举措。他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担强国使命,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当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微信图片_20220505144623.jpg

校友简介:

谭永华:研究员,1980年进入西工大学习,1987年毕业。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兼航天六院科技委主任,航天动力技术专家,我国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西工大兼职教授。先后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审稿:蒲传新 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