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奉献航空人---记洪涛

——

来源:党委宣传部

春暖花开,杨柳发芽,朝气蓬勃的三月份,我们怀着敬重与仰慕的心情来到了健翔楼,准备采访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洪涛老师。

在我们思索与等待之际,只见一对面带笑容,白发苍苍,和蔼可亲的恩爱老夫妻携着手,弯着腰,迈着缓慢而沉稳的步伐向会议室走近。这副画面看上去真的很美很美,这便是洪老师与他的老伴。他们是老同学,都是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退休老教师。见到洪老师,我们没有感到有距离感,而是一种亲切感,一种想要了解他的急迫感。他的老伴告诉我们,由于洪老师年轻时期太过辛苦与努力,现在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他们的子女又都不在身边,所以她来陪同。听到这里,一方面我们羡慕着这对白头偕老、互相照顾的恩爱夫妻,另一方面,不禁想要提醒在外打拼事业的子女,父母老了,记得多陪陪他们,常回家看看。

出身名门

洪涛老师出身于台湾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出生于台湾台北县,在日本统治下的教会淡水中学读书。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经济困难,考虑到减轻经济负担,于是中学毕业后他就选择就业,在一家日资电气企业工作。由于父亲聪明而且勤奋,公司把他派到日本大阪总公司工作。在大阪有个高等工业学校招生,他就报考了电气科。三年毕业以后,他又考取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于1926年毕业。父亲不愿意为日本服务,就回到祖国,来到东北,在张学良手下担任一个兵工厂的炮兵主管。

洪涛母亲生长在北京,小学毕业后,当地基督教青年会给她资助,去了日本京都同志社女子学校留学。回国后在大连工作一年,因考上了东京帝国女子美术大学又赴日本上学。洪涛父母于1928年结婚,其母在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教书,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驻沈阳,组织教师训练营,结业时要求她加入国民党,由于她不愿加入,最终被解聘。洪涛1岁多,父亲便过世了。母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在沈阳又没有什么产业,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随后就回到母亲老家北京。后来,洪涛便在北京读书,解放后母亲才重新工作。

转学航空工程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考虑大学助学金较多,洪涛高中尚未毕业,在高三时就考了大学,并被北大地质系录取。新中国刚成立,当时我国武器落后,没有自己的飞机,国家急需航空人才。洪涛就想学航空工程,所以放弃了北大,来到原北洋大学(后更名为天津大学)学习航空工程。1951年,天津大学航空系并入清华,后来航空系又经合并独立,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洪涛成了北航的第一届学生。由于五年计划急需人才,国家提出理工科提前毕业,洪涛那一届的学生被定为1953年毕业。当时北航请来了一批苏联专家,教授专业课程,合同期两年,就从班里挑了50名学生,另加四川大学的10名学生,共60名继续学习专业课。其中30个人学习飞机工程,30个人学习发动机工程,这60个人延期毕业。他们进城去京工(原北京工业大学)居住,念了一年书,北航校舍建成后,才到北航上课。1954年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南京华东航空学院工作。华航1956年迁到西安,更名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洪涛就随学校来到了西安。

开拓奉献航空人

“延安一号”——西工大老一辈专家制造的我国第一架农业多用途飞机,曾在西工大航空馆存放,虽已锈迹斑斑,但它却见证了西工大的发展,呈现着当年那批专家的辛勤与汗水。飞机由当年的西工大五系制造,58届学生参与设计,59届学生参与制造,用了半年多研制并试飞成功。飞机外形都是装配出来的,零件刚度小,不稳定,之所以这个飞机能顺利完成,主要依赖的条件:一方面是当时航材充足;另一方面就是老技师的辛勤汗水。

“延安一号”制造成功以后,1959年五系又开始设计制造地面效应飞行器(当时被称为“无轮汽车”,也叫气垫船),学校划拨了10万元用于设计制造,实际只用了4万元,其余经费后来全部上交。当时全国做地面效应飞行器的有很多家,在北京召开了地面效应飞行器会议,西工大组织了一队人马前往北京,洪涛老师也在其中。评比现场,能够起飞并飞行的只有西工大的飞行器,它采用风扇推进,在轮子下加一圈高强度橡胶布(称围裙)挡风以提高飞行高度。

在“延安一号”研制成功后,西工大五系还研制了直升机。1962年中印冲突时,解放军巡逻急需直升机。1965年,五系开始设计制造了Y-2直升机,1966年,中央下达了研制小型直升机的命令,在“文化大革命”中,五系仍坚持研制Y-2直升机。在Y-2直升机试制过程中,曾因产生地面共振,旋叶倾斜,出现了伤人事故,其间大批人马被疏散到汉中,只留下包括洪涛在内的两、三个人在坚持。在缺乏工具器材的时候,洪涛老师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了大型天平,用来给直升机旋叶称重。1971年后,五系的505专业即直升机专业调至南京航空学院,因此该机最后试飞成功是在南航完成的。除此之外,洪涛还在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操纵系统车间设计了钢索接头,连接机床钢索直径达到lO mm,这项技术后来在172厂工艺研究所推广。

洪涛曾任陕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1989年陕西省成立台盟,洪涛任首届主委,直到1996年在学校退休。洪涛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花费毕生精力于教学科研工作。1978年,他曾获“科学大会奖”,后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然而辉煌的背后总有辛勤的付出,五六十年代在工作中他经常开夜车到凌晨四五点,长期操劳过度,如今白发苍苍的洪老师已是疾病缠身,但是谈起当年的奉献和奋斗仍旧精神抖擞。他还教育青年学生要好好学习,开阔知识面,要刻苦朴实,脚踏实地,只有认认真真做事才会有所成就。

(洪涛口述,杜永霞、方旋、陈雨晴、孙博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