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周尧和的魅力世界

——治学魅力:惟孜孜汲汲,创新为纲

来源:党委宣传部

2018年的7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尧和,与世长辞,享年92岁。斯人已逝,他留存的是一位科学家的淡泊和风骨。

他是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中国铸造界的一面旗帜,中国凝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奠基人和领军者——周尧和与他的团队及弟子以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写下了让中国笑傲世界的篇章。然而,周尧和的杰出绝不仅仅是这些,他有更令人崇敬的品质——他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视真理为第一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纯粹、透明、没有媚骨的科学家;他更是一个坚守信仰、精神高洁、人格高贵的一代宗师——

治学魅力:惟孜孜汲汲,创新为纲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周尧和将中国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奉为治学的圭臬。

“严谨、求实、创新”是周尧和治学的三大特质,并自始至终贯穿着他教书育人的历程。

周尧和1927年生于渤海之滨的名门,自幼好学。1950年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尔后至天津南开大学任教。1953年国家遴选留苏学者,他一举中选进入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攻读研究生,寒窗三年,未回家一次。

听周先生讲,莫斯科漫长冬天的寒冷难以忍受,但他每天早起,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赶到学校学习、研究。作为铸造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自己混砂造型、化钢浇铸、测温剖样,极其辛苦。“周先生以坚韧的意志、求知的激情、卓越的智慧,三年完成学业。以一篇关于铸钢件热裂的研究论文获得苏联副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后来成为苏联铸造专业教科书的经典内容。”弟子介万奇教授说,“周先生的治学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1957年周尧和回国之后,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久违的故土天津来到西安,成为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的奠基人。在当时大学以教学为主的大环境下,周先生和几位同事在西北工业大学开铸造技术科学研究的先河,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着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文革”结束后不久,西北工业大学的铸造专业即在全国抛出了几个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其中周先生主持的优质铸件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成就斐然。周先生一篇“保温冒口”的研究论文被作为1979年中国铸造学会推荐的官方论文,在国际铸造会议上宣读,震撼国际学人。《光明日报》报道称,“周尧和在勇攀铸造的珠穆朗玛峰”。

“一个保温冒口做出了很深的学问。”弟子介万奇教授说,这一成果推动了铸造现代化的步伐,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198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79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第46届国际铸造会议上宣读“保温冒口研究”论文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结束,我国“拨乱反正”,进入“科学研究的春天”。周先生与傅恒志院士、张立同院士、商宝禄教授等一批杰出学者,扬压抑已久之鸿志,释集聚多年之能量,大张旗鼓地开始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198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成为我国上百个铸造专业的第一名。1989年又创建并被批准为中国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先生历来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力求把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弟子黄卫东教授说,周先生总是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着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的新需求,做对国家经济建设意义重大的课题,并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创造求新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周尧和发明的“调压成型精铸法”实现了轻合金超薄壁复杂构件的高质量铸造成形,攻克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该成果199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991年获航空金奖。

上世纪80年代,周尧和还主持了一项“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铸钢件凝固控制”,项目组成功解决了葛洲坝大型水轮机叶片及30万千瓦发电机组高压外缸铸件的质量问题。该成果获得了198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周尧和又开辟了“生态材料学”研究的新领域,并迅速转化为诸多大型冶金企业的先进生产力,为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

在中国凝固学界,周尧和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中国的凝固热理论、凝固形态学和深过冷快速凝固和凝固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他培养出一大批灿若星辰的拔尖创新人才。他的弟子们如今已经成为凝固学界的顶梁柱,支撑起中国凝固理论研究的大厦,并在世界各地的一流学术团队中展示才华。

周尧和6次任我国代表团团长参加国际铸造会议,并于1988年当选为国际铸造学会执行委员,1993年任主席,为中国铸造业的国际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任“凝固技术”(西工大)、“非平衡合金与快速凝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金属强度”(西安交大)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大)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我国材料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大半个世纪以来,周尧和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项重要理论课题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国铸造界的多个第一:当选铸造领域的第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的第一个中国人、中国首次参加国际铸造会议的中国官方论文作者、领导建立了铸造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铸造学科博士、培养出铸造学科中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周尧和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主持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60届世界铸造会议

为师魅力:数国之梁栋,一代宗师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周尧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奉为师者的圭臬。

周尧和学术技艺精湛,更是德才双馨的教育家。

“文革”前周尧和就是教学楷模,所教《铸造原理》课被树立为原国防科工委高等院校的样板示范课。其深入浅出的讲述、准确清晰的概念阐释、丝丝入扣的推理、工整美观的板书、发人深思的提问,以及从无赘言和从不出错的精确,构成一个感染力极强的课堂教学系统。他的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科学方法,更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被这精妙学问激发的探索热情。弟子黄卫东教授说,“先生的教学风范,迄今一直是我提高教学水平的标杆。”

1981年周尧和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从教大半个世纪以来,周尧和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他说,“我们西工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流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

“从严、重导、求新”,是周尧和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理念。

“周先生的‘严’是出了名的,作为先生的弟子,无不‘怕’先生。这不仅因为他不苟言笑的举止,更缘于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科研作风。”弟子王浩伟教授说,周先生的“严”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对科研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他在为学生批阅论文时,连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学生们都知道平庸在他那里是通不过的。“学生做得不好时,先生肯定要指出来,当学生做得好的时候,他会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他总是要让学生做得更好。”

“周先生的身教就能让学生不能不严。”弟子介万奇教授对周先生的“重导”和“求新”感触尤深。他说,周先生的“重导”,是重视引导而不直接代替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周先生并不注重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他更关注的是学生所做课题的创新点是什么。他要求学生一定要追求前沿的东西,要么在科学原理上有所创新,要么在工程上有所创新,即要解决实际问题。“周老师做的研究方向总是有点超前,有点标新立异,国内的同行大家们都密切关注着周老师在做什么。”

回首与周先生相处的岁月,弟子们纷纷写下自己受恩师刻骨铭心并惠及终身的教诲——

“先生教我,搞科学研究要‘像小孩子吃糖果,口里吃着,手上拿着,还要眼睛盯着’,瞄准科学的前沿,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方向。先生教我,教学生要‘从严、重导、求新’,对学生要用高标准要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从事前沿课题的研究。先生教我,作理论研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真研习、准确全面掌握和理解已有的知识和成果,而后创新。先生教我,做试验要一丝不苟,务求精准,善于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并认真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然后进行分析。先生教我,要善于从相邻学科获取知识和方法,并用苏联一批从事传热学研究的学者转向凝固过程研究后作出的突出贡献为例,启发我。”

周先生总是先了解和摸透每个弟子擅长干些什么、想干些什么,然后设法用其长、避其短,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周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因材施教”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国际铸造业的发展重点是轻量化、精密化、整体化,而国内大型薄壁复杂铸件的成形仍是一个难题。“我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有了一个新的铸造方法的构想。我将实验这一新方法的课题交给研究生曾建民,因为我了解这个学生,他是铸造工人出身,虽然理论基础欠缺一点,但他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极强,适合做工程类的课题。”两年后,曾建民果然不负先生所望,将“调压成形精铸法”试验成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薄壁复杂零部件制造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后来这一成果获得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在申报这一奖项时,周先生将学生曾建民排在第一位、将自己排在第二位。为此,曾建民十分感动,对先生一辈子感恩,情同父子。

周先生还给记者讲述了两个“严”的故事。

“当年清华园有一大批知名教授,每位老师的讲课风格都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是钱伟长先生。他刚从美国回来,讲力学,全是英文讲课,板书写得很快而且非常整齐漂亮。他有一个特点,讲课时眼睛不看学生,给人有点高傲的感觉,但他对学生抓得很严,每两周就要小考一次。那年,我传染上虐疾,被隔离一个月,两次小考没参加。回到学校后,跟不上了,结果钱老师的课我的分数最低,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周先生说起“严师”的故事,禁不住呵呵地笑了。

周先生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也有一件事至今令他难以忘怀。“我有一位85届的硕士研究生黄韬,非常聪明,他看的书多,知识面广,我非常喜欢这个学生。他完成一个课题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发表前我没看出什么问题来,觉得还挺不错的,结果有一个美国的博士到我这里来做博士后研究,他也用了黄韬用过的实验设备,他就跟我说,黄韬论文里面有一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因为那台实验设备给不出那个数据。我听后,非常气愤。”本来周先生已经准备破格提拔黄韬做副教授的,知道这件事后,周先生就把他“划掉”了,而且同黄韬当面说了这件事。结果黄韬非常伤心,就离开西工大出国了。周先生70岁寿辰时,其弟子组织了一个庆祝活动,身在海外的黄韬闻讯后也赶了回来。“见到黄韬的一刹那,我真是感慨万千啦,那么好的学生,如果当时能够留下来,肯定是一个拔尖的人。”那一刻,周先生的眼眶湿润了。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周尧和还一直倡导“ECO精神”。“ECO”是“Excellent”、“Cooperative”和“Original”三个词的缩写,就是要有出色的成果、合作的气氛和创新的思维。他对课题组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有志气。教师要有志气成为组内最优秀的成员,学生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研究生。但这还不够,更要有志气赶超自己的老师,超过世界上的名家。没有这种成为杰出人才的志气,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二要讲团结。竞争意识是要有的,但不是组内的明争暗斗,而是同行的和谐较量;要想在这种较量中取胜,课题组必须是真诚合作的集体。三要肯拼搏。不能只有愿望而不付诸行动,要赶超别人,就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要创新,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桃李满天下、弟子遍五洲。”周尧和门下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各有建树。周先生倾情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凝固学界精英和中国铸造界的栋梁之材,一大批弟子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学术带头人和总工程师。其中,7人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人获德国洪堡研究基金,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0余人在国内外担任教授,“再传弟子”中也有10余人晋升教授。——这是我国凝固科学领域中一支强大的学术力量,正在传承着周先生的学术思想,光大着周先生的科学精神。


人格魅力:仰先生懿德,江水泱泱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历来是中华仁人志士崇尚和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周尧和先生之所以令世人敬仰,正在于先生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一辈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周尧和文静儒雅,谁也想不到1950年冬,在南开大学招募抗美援朝志愿兵的时候,他会报名。往事如烟,周先生依然记得当年的情形,“我不是一时冲动,事实上报名前思想斗争还很激烈,主要是割舍不下自己十几年的学业。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应该投笔从戎,所以就去报名了。”

谈起入党的“因缘”时,周尧和笑言自己是一个“很死板”的人。他坦诚地说,清华大学是北方爱国学生运动的堡垒,虽然当年的每次学生运动都参加了,对国民党的腐败也有所认识,但共产党究竟怎么样?心里不清楚。“直到天津解放后,我回了一趟家,见到进城的解放军不肯给老百姓添麻烦,晚上都睡在马路上,这时我看到了共产党仁义爱民的一面。后来贪官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了,才感到共产党是值得信任的,于是心里踏实了,才有了入党的要求。”

1953年5月9日,留学苏联前夕,周尧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信仰,牢记铮铮誓言,践行庄严承诺,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都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周尧和一贯处事谨慎,谁也想不到在1959年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的风口浪尖上,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说,农村炼的钢大都是废钢,还说全民炼钢其他行业怎么发展,计划经济比例会失调等。结果在庐山会议后他被当成西工大第一号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典型加以批判。他并非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使他要讲“真话”。虽然因此受到批判、被撤职,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虽然受了很多苦,但仍然保持着学者的严谨正直和君子慎独的做人原则。

周尧和在学术上求新、求高、求精,却一直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在学问探索之外,周尧和对他人又是非常宽容、谦逊平和的,从来没有架子,对毕业后的学生来信,也总是封封必回,有问必答。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周尧和始终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每逢实验室组织大家搞卫生,只要他在校就会准时参加,抡起扫帚,和大家一样满身灰尘。他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外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很少“打的”。因公出差需要秘书接送,也总是安排在工作日,不肯影响他人的业余生活。即使是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依然鼎力相助……。“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平易、宽容和平淡无求之中,显出先生德行的高远”。

回忆与先生相处的岁月,弟子们充满了感恩,有许多话要说——

弟子曾建民教授说:“恩师把我从一个打铁翻砂学徒工,领进了科学研究之门,把我这样一个智商平平的人培养成为大学老师,把调压铸造国家发明奖第一完成人的桂冠戴在我的头上,让我获得了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了突出贡献专家等诸多荣誉。现在又不远千里,专程为学生的实验室建设进行规划。我得到了老师那么多恩惠,却没有给老师以任何回报。”

弟子黄卫东教授说:“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诚实正直,任何事情一律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先生没有任何‘公关’来的科研项目,对科研‘公关’持一种本能的厌恶态度。”

弟子杨根仓教授说:“在与先生相处的日子里,先生学术上的严谨、生活上的朴素和平易近人以及对下属和他人的宽厚,已成为我时刻仿效的楷模,并且我会将先生的精神传给后人。”

弟子魏炳波院士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周先生始终把‘育人立德’和‘激励创新’放在首位。他不仅言传,更注重身教。他高尚的人格形象永远是弟子学术历练做人的明镜。”

而周尧和对自己的“鉴定”是:拙于交际、情商很低,思想保守、缺少魄力,不过是一个想努力做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他人的人。

周尧和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在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国务院、航空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全国教育工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优秀教师、“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1987年,作为航空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受表彰的20位专家之一,周尧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1年,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航空工业个人最高荣誉奖——航空金奖,成为获此殊荣的10名专家之一。与周尧和素昧平生的李政道先生闻讯后当即发来了贺信,对周尧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201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周尧和“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正如颁奖词所言,周尧和院士是“一位令人仰慕、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一位令学子追随、功勋卓著的一代宗师,中国铸造界的一面旗帜,中国科技界的一份骄傲”。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青年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未来。”周尧和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他说:“青年人要成长成才,作为团队的带头人,就要甘为人梯,甘做铺路石。”

2015年12月,正值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大幕刚刚开启,周尧和拿出一辈子的积蓄100万元捐赠学校,希望用来支持和奖励为西工大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以助推西工大的快速发展。

他留下的,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深沉的渴望和期待,更是对党的教育事业滚烫的心愿。

(文/吴秀青 图/郭友军)

“纪念周尧和院士”专题网站链接:http://z.nwpu.edu.cn/zyh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