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远良院士

——大智大勇书写水声世界的传奇

来源:党委宣传部

春天的记忆总是令人愉悦的。万紫千红中,倾听西北工业大学马远良院士讲他的水声世界,为记者的春天又抹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烙下了一种深刻的记忆。——因为使命的神圣与崇高,因为水声的神秘与玄妙,因为故事的精彩与传奇。记者虔诚地写下马远良的故事,祈望为新中国创造NO.1的科学家的伟大精神,烛照当下,启示未来。

马远良 院士A

肩负使命,为新中国创造NO.1的科学家

时代造就了英雄,时代也造就了科学家。马远良的故事,需要从他的成长时代说起,从“祖国需要他”说起。

马远良1938年诞生于四川隆昌县的一代乡村名医之家,自幼聪慧好学。1950年考入四川隆昌中学(已走出三位院士的著名中学)。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身为少年儿童队(少先队前身)大队长的马远良,上街宣传抗美援朝、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听战斗英雄作报告、慰问军烈属等等,从中受到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4岁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1953年升入高中时,国家正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号召青年们努力学习、向科学进军。中学时就十分景仰科学家的马远良,赶上了一个崇尚科学的好时代,他更加刻苦了,因成绩优异脱颖而出。

回首自己的中学时代,马远良感恩地说:“隆昌中学的师资条件很好,很多老师令我终生难忘,正是在他们的教育下使我树立起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这辈子可能会一事无成。”

1956年,马远良被泸州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选拔为留学预备生,后因中苏关系恶化中央停止了当年的留苏生派遣计划,学校通知他报考国家急需的“特种专业”——西北工学院“鱼雷设计”专业,搞国防建设。“我本来一心想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但还是服从祖国的需要,把西北工学院特种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并被录取,成为我国第一届鱼雷专业的学生。”从此,马远良走上了终生为之奋斗的“特种专业”之路,他的“水声生涯”也自此开启。

“回想起来,在西北工学院受的教育是很棒的。当年有一批很‘牛’的基础课老师,他们各有千秋,讲课时也保持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但对马远良影响最大的是物理课老师丁思纯。“数学课老师王焕初教授的讲授认真严谨,规规矩矩,板书十分工整漂亮;丁思纯教授的讲授则不拘一格,他把课讲活了,很好玩,充满探索性和启发性。”马远良说,丁老师的教学将科学的发展史贯穿到他的课程里,灌输着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其考试也很特别,物理第一个学期考试只有一道题三个字“运动学”,相当于小论文。——马远良深深受益于丁思纯的教诲,以至于他给学生上课时,也常常运用丁老师的那种开放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在西安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

1958年西北工业大学决定开办水声工程专业,马远良等8名同学被抽调出来,派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四期56-362班插班学习。哈军工水声工程专业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水声专业。马远良有幸在那里接受了很严格、很正规的专业教育和政治教育,和那里的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记得一位教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周兆琪老师,是他教会了我怎么发现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他的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我的头脑中盘旋。”至今,马远良还保留着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贺龙元帅视察哈军工时查看他的听课笔记被定格的瞬间。

水声是一个国家海军最重要的秘密。科学研究表明,声波是目前海洋中唯一能远距离传输信息的有效载体。水声的典型应用就是声纳。它通过声波及其转换和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声纳技术还可以用于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勘测等。因而水声工程被誉为“探寻‘龙宫’的‘眼睛’”。

马远良至今还记得1958年10月初,哈尔滨的天气日渐寒冷,同学们的棉衣单薄,带队去的陈次功教授非常着急。恰逢西工大校长寿松涛到哈尔滨开会,顺便看望学生。当他得知同学们的生活情况后,当即从他的差旅费中拿出800元,为每个同学买了全套的新棉衣、毛皮鞋、皮帽和手套。寿校长谆谆告诫同学们:“你们到这里,就是要一门心思把学习搞好,对外面的事儿可以迟钝一些,但学习要敏感一些,要钻进去,连吃饭和睡觉也放不下,有了这么一股子钻劲儿,将来就有可能有点儿作为,甚至做出大成绩。”马远良说,“为什么我老记住寿校长的这番话,事实上,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子过来的嘛。”

“K4声管测量装置”的研制成功,是马远良学生时代引以为很自豪的事儿。“那是一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科研任务,是一个完整的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吸声材料的性能。”马远良领头和他的同学在1959年暑假完成了该装置的研制,成为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成果之一。

“这种早期的科研训练扎到骨髓里面了,它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马远良深有感触地说。正是由于在哈军工经历了水声专业的全部教学环节和初步的科研锻炼,使马远良一行回到西工大后,立即加强了本校的教学力量,并在1962年为国家送出本校第一届水声专业的毕业生。

1960年3月12日,马远良在哈军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对他来说,政治信仰的拥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当年我就是带着信仰和使命步入西工大的。”

1961年初春,马远良等几位同学提前离开“哈军工”,返回西工大承担教学任务。那年秋天,一本署名“渭闻”的“40804讲义”教材,由北京科教出版社出版了。那时北京大学水声专业也采用这本教材,殊不知竟是出自一位23岁的“黄毛孺子”马远良之手。

1963年西工大校领导提出在全校选拔一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这在西工大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大手笔。马远良有幸入选。“对我来说这不是资本,我感觉到的只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年,校长寿松涛召集入选的青年教师谈话说:“学校决定对你们进行重点培养,将在各方面为你们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可是你们要知道学校对你们的期望很高,你们的担子很重……”——日后,马远良铭记老校长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在水声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65年马远良27岁。国防科技发展十二年规划列入了航空声纳项目,要求西工大承担我国的第一代直升机吊放声纳的研制任务。学校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航空声纳的研究室,马远良被任命为主管技术工作的副主任,担任“352项目”总设计师。在该领域一片空白的情况下,马远良和他的一伙同龄人“小鬼当家”,凭着为国效力的满腔热情,肩负起开创航空声纳装备技术的重任。

其后是“文革”十年,马远良备受工程技术和政治压力的双重煎熬,还有工作中惊心动魄的风险遭遇。有一次,马远良所在的直升机在机场上方五十米悬停时,直直地掉了下来。还有一次被迫在海滩上迫降。在船上或舰-机协同进行了几十次试验之后,终于迎来了1976年的春天。马远良等三人登上了进口不久的超黄蜂直升机,进行我国首台直升机吊放声纳的设计定型试验。当晚,海军航空兵司令员王万林在青岛“古巴楼”设宴招待全体参试人员,庆祝定型试验成功。

1976年冬季“四人帮”倒台后不久,“352项目”通过了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组织的设计定型审查,成为我国第一代航空吊放声纳,被命名为HDS﹣1型航空吊放声纳填补了国防科技一项空白。这项任务的完成,对我国航空声纳领域的装备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那年,马远良38岁。

CIMG0735A

勇气是高贵的信仰,保家卫国是探索的动力之源

如果说马远良从哈军工的“初露锋芒”到西工大的“首战告捷”归因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话,那么后来科研攻关的一次次成功、一次次跨越便要归功于他的“大智大勇”了。——马远良认为,勇气更重要,勇气是高贵的信仰!

“如果你有若干成功的话,你会越做越勇敢的,做科研是这样,做其它事情也是这样。”马远良意味深长地说,“胆子是越做越大的,勇气是越做越大的,我们很多的成功,都来自于敢想敢做、敢闯敢拚。”

我国第一代航空吊放声纳的诞生,让马远良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初创阶段闯过来了,面向未来的信心就更足了。”与此同时,海军有关领导看到了航空反潜的优越性,支持西工大对新型吊放声纳继续进行大胆探索。

回首最初的成功,马远良动情地说:“这要感谢我的爱人郑兴媛,为让我心无旁鹜的工作,她在完成高等数学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包揽了家务及赡养老人和抚育孩子的绝大部分责任,我一辈子感激她。”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遇又总是留给勇敢的人。

1978年11月至1979年3月,马远良应邀参加了海军赴法国技术考察团的工作,详细考察了法国的吊放声纳和空投鱼雷,观察了对方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的海上演示。这些都是国防领域尖端的技术,让他开拓了视野。“当时我有一种很出奇的感觉,就给对方工程师提了个问题,竟然把他问住了。”当年的情形犹在眼前,他说,“我们虽有差距,但法国的专家水平也不过如此嘛。”一个大踏步前进的梦想随即在马远良心里形成。他暗自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好。”

马远良再次出发,义无反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考察回国以后,经过短时间的酝酿,马远良产生了一个很大胆的构想,提出了在已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声纳性能的创新技术方案,并得到上级支持,SKD-41A型声纳项目随即上马,并在1981年初春的海上试验中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探测潜艇的作用距离达到赴法考察所见美、法同类装备的2至3倍。

1981-1983年期间,马远良到英国拉芙堡理工大学进修水声信号处理,合作教授格里菲斯是一位著名的北约水声科技专家。他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学习和研究,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四个研究课题,并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之后,那里出现了“中国小组”,包括马远良的两名学生都是在那里完成博士学位的。

马远良急于要将在英国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国内项目中去,遂于1983年5月回到了西工大。回校后,他组织解决了SKD-41A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于1986年完成研究任务,为中国航空声纳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其间他的研究工作扩展到水中兵器,尤其是鱼雷自导领域。

1983-1984年期间,马远良组织了全国首次有关水下噪声控制的国外专家讲学,安排接待了前来帮助西工大进行水洞调试的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专家,兼作英语翻译。持续的劳累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量出血后住进了急救病房。出院后又继续拚搏,于1984年秋申请获准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时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机遇面前不疑,挑战面前不畏,成绩面前不骄。马远良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和强烈的责任感在水声世界中搏风激浪,在科学道路上求索攀登。

马远良的眼光总是瞄准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

1987-1989年期间,马远良洞察到舰载直升机反潜装备的大发展时机即将来临,遂倾注大量的心血,精心准备,抢抓机遇。通过三个全国性联合体的大比拼,马远良领导的团队如愿以偿,再次承担起航空声纳装备研制任务。

1991年,马远良开始兼任航海学院院长,在任期间促成了中航总和中船总两个部级单位联办西工大航海学院的盛举。

1992年,又一项为某型进口反潜直升机量身打造吊放声纳的研制任务落实到西工大。马远良同时主持两个重大项目。一个远、一个精,各具特色、齐头并进。他不辞辛劳,深入现场,常常奔波于校内消声水池实验台、浙江千岛湖水声实验场、哈飞直升机试验站,以及青岛、大连的海上试验场所,带领研制组周密细致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使先进的设计方案得以完全实现,发挥了既做领军者又做实干家的模范作用。

这两型声纳聚数十项预研成果之大成,于1997年和1999年相继完成装备部队,为国防建设提供了航空反潜的利器,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反潜装备技术跻身国际前列。

马远良主持多种型号航空声纳研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航空声纳装备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在海洋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主持完成30多项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课题,有25项科研成果获奖,含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一等和二等奖共15项,所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3项评为优秀。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和统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得到了国家和部委的多次嘉奖,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马远良为我国的航海工程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其科研生涯留下了一串清晰的时代烙印,他也因此载入中国的史册。

2003年,马远良由于在工程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对国防建设的重大贡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骥伏枥壮志不已,期待众弟子续写深海的传奇

随着我国提升海军实力,特别是核潜艇成为我国海军的主要威慑力量之后,更加艰巨的水声科学研究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用声波来描述蔚蓝浩瀚的海洋?如何当好海洋深处的眼睛?——这是马远良和他的弟子们当下日思夜想、念兹在兹的问题。

“由于水声技术在军事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1世纪水声设备的发展仍然首先是满足军事上日益提高的要求。水声工程的基本任务是改进现有设备,建立新的声纳系统,克服现有设备的性能缺陷,为反潜战、反水雷战、鱼雷防卫以及海洋开发提供更优良的水声设备。”马远良介绍说。

谈起水声研究的未来,马远良依然双眸炯炯,睿智中涌动着一种深沉的渴望。“国家要走向深海,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搞清楚?我们要向国家提什么建议或争取什么项目?我们要从哪里入手去开展突破性的工作?……这些问题让我夜不能寐啊。”

在探索中求新,在挑战中超越,在高水平科研中育人。从早期“低频扩展阵长脉冲创新方案”的提出,到“传感器阵列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实现”;从“鱼雷自导自适应技术”国防重点课题的预研,到“声波从空气透射入水问题的研究”;从“有源噪声控制的原理算法及实现”,到当下指导众弟子对多项前瞻性高新技术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马远良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工作已从信息电子为主转变为信息电子与海洋声学紧密结合。2005年以后,更从专注水声科技本身,转向声波与电磁波相结合,以及“跨界面波场物理学”的研究。他相信,这里蕴藏着新的突破。

最近十余年,马远良继续承担着航空声纳、国防“973”及总装重大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工作。还先后兼任西工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水下目标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某国防“973”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及召集人等学术工作。他仍然不断提出和探索前沿问题,搞理论,亲临实验现场,和青年人一起研究、探讨。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现在我们有更新的梦,‘研究苗头’很多,比如海面的声纳浮标、海底的传感器网络、海面蒸发波导、舰艇编队网络、水下监测网络等,我们怎么把它们做得更深入、做得更好?”马远良目光如炬、若有所思,“以前我们对深海了解得太少了,现在我们想得更远了,因为国家的迫切需求在那里,我们自己的底蕴也在那里,还有一群精进的研究生,我们可以把一些凝练出来的新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步骤(有近期的、有中远期的)报告给上级,争取军队的支持,然后努力去寻求突破,开拓新的局面。”

科研与育人,在马远良的心目中就如同“飞机的双翼,分不出高下”。在科研工作中,他肩负国家的使命,越战越勇,硕果累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牢记大学的根本使命,热爱教书,精心育人,桃李葱茏。“做教师是快乐的,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就,尤其快乐!”谈起自己得意的弟子们,他满心欢喜,开怀地笑了,笑得那么爽朗。他说,现在年纪大了,要“老的和小的相结合,做一些前瞻性更强、难度和重要性更大的工作”。

马远良的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相得益彰。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中兵器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水中兵器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该学科的工学博士。50多年耕耘不辍,迄今,在水声工程和水中兵器领域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00余名,其中涌现出国家智能机器人专家组组长、中兴通讯副总裁、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一大批拔尖人才,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生都知道,想到马老师门下读研究生,通常都要经过严格的“审问关”。“我首先要问他是来干什么的,我要对他说清楚来我这里是要献身科学技术的,我还会告诉他搞科研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与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相关联的,所以是有价值的;水声研究,国家不但需要而且非常需要,这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

提起研究生培养,马远良说,“既要有约束但又不要约束得太多,只有在较宽松的学术环境里才能形成鲜明的学术个性,模式单一不容易培养出拔尖人才,亦难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他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爱国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他强调说,“教会学生和同事及同行合作,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参与团队作战,才有可能干大事、出大成果。”

马远良一直提倡并践行在高水平科研中培养人才。“在有创新能力的学科队伍中研究生会成长得更快,科研团队是学校的细胞,团队不强,学生也很难茁壮成长。”他总是引导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思考提炼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加强选题的前瞻性和科学性。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支持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带领学生参加海上试验,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真刀实枪”中锻炼成长,获得全方位的科研训练。

现在马远良还带着14位在读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西工大教育实验学院,他们都很优秀,我舍不得不要他们。”马远良每年都要编写讲稿,将他在不同场合所作的学术报告集成到给博士生授课的讲稿中。“讲稿中有很多科研工作经验的总结,这是教科书中见不到的,希望通过典型科研案例的解析,将我的学生早入领进科研的大门。”

提起恩师马远良,航海学院院长杨益新教授深情地说,现在很多学生回忆起在马老师身边的那几年,总是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马老师虽然很长时间都是在工程一线,但是他从工程当中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很强,对学术方向的把握非常敏锐,他不断在思考我们这个学科最前沿的东西,因为始终处于最前沿的方向,他指导学生做的东西往往都能出彩。”杨益新说,马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又是很善于“识人”的,“这个学生将来在工程方面有所发展,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发展,经过一到两年的考察,马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安排一些工作,经过几年的博士培养,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给出非常好的建议来。”

“这几年航海学院的发展,也得益于马老师等几位大师,正是因为他们在搞工程的同时不放松基础研究,并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深入的工作,才使航海学院得以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杨益新说。

新世纪以来,马远良倾注更多的精力培养青年人、探索新的学科前沿问题。令他欣慰的是,伴随着项目的推进,科研团队中的新生力量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在海空搏风击浪的畅游和翱翔中,一大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已独当一面,走向科技前沿施展才华。如今,马远良眼中的航空声纳,已不是一舰一机,而是海上编队。他关注的也不仅仅是航空声纳,他的团队及众弟子已经向深海进发,那里正悄悄地酝酿着新的突破。

记者相信,深厚的底蘊,必将迸发出更加辉煌的创造力。期待马远良率领他的团队和众弟子续写深海的传奇! (宣传部 吴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