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野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为新时代发展贡献独特力量
2019-05-17 11:22   党委宣传部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后来被称为“5·17”重要讲话的纲领性讲话给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莫大鼓舞,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不少人为此感慨:“哲学社会科学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5·17”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举旗定向、布局谋篇。作为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文献,凝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识,开启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思想有了根基,行动就有了方向。3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系统、深入阐释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观察探索研究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在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极为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面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3年来,一部部权威理论读物脱颖而出,靠的不是抽象的就理论谈理论,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真正扎根大地,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在话语体系转化上下足的功夫,寓丰于约,寓情于理,让理论著作走进人们的心灵。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3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壮大,国家高端智库步入高水平发展轨道……这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努力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在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进程中,基础学科更健全,重点学科优势更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蓬勃发展,“冷门”“绝学”传承有序,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与日俱增。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3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学术的象牙塔,到田间地头,到社区街道,到厂矿哨所,通过基层一线的实地调研,磨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国内外的讲坛上,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处处活跃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影。他们直面问题,释疑解惑,把学问写进人们的心坎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优势所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将人民立场、使命意识、创新精神贯穿探索始终。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各种资源,汲取各种智慧,加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推动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的实际,应该也必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从改革发展实践中找问题、求答案,立足于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才是“创新”这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永恒主题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唯有如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把研究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把创新成果应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好这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有赖于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擦亮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底色;创造条件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夯实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基石;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校准学术评价“指挥棒”,清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风环境。

在为国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任务艰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光荣。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勇攀高峰,续写新时代新篇章。

原文载《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01版,作者:《光明日报》评论员

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5/17/nw.D110000gmrb_20190517_5-01.htm

关闭窗口
特别推荐